父爱缺位现象普遍传统父亲面临挑战

2014-06-12 22:3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李羿玫 弓佩玉) 随着亲子节目的热播,荧屏上各大卫视纷纷主打“爸爸牌”,这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父亲角色定位的热议,更使人们重新审视了新时代父亲面临的挑战。值此父亲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父爱缺位现象普遍,父亲教育地位岌岌可危。同时,在新时代下,“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屡受冲击,传统的父亲角色亟待转型。

缺位父爱产生隔阂父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相较直白的母爱,父爱更多的是隐忍,少了与孩子的亲密无间。记者采访发现,多数父亲在家庭中仅限于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父爱缺失现象普遍。

“孩子有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都会直接给他妈妈打电话,屈指可数的几次通话也是向我要生活费。”张先生伤心之余,也反思到因为常年在外做生意,回家的时间有限,与儿子相处的机会太少,潜移默化中便与儿子疏远了。

在谈到父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时,76岁的樊汉武感慨道:“宁可不要当官的爸,也不能没有 要饭的娘。”这强调了母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父亲主要负责处理社会关系、获取经济来源,是家里的顶梁柱,父爱、母爱一样重要。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很多孩子有心里话都会与母亲沟通,父亲在孩子心中总有距离感。“很多父亲认为给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就代表爱,这是认知误区,孩子成长需要父亲的关怀与陪伴,父爱缺失的孩子缺乏对自己的认可、接纳和成长的动力,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与成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毋女士表示,这种心理症结,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恋爱、婚姻以及亲子关系。

传统父亲面临挑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时代的父亲则面临更多挑战。中国传统观念提倡“男主外,女主内”,但随着80后、90后父母成为社会主力军,女性职业化渐渐普及,同样工作赚钱,教育儿女不再是母亲生活的全部,父亲在孩子生命中开始扮演复杂且多元的角色。

家住铁路大宿舍的郑广元夫妇于2009年结婚,婚后生活美满幸福,2012年宝宝的诞生更是锦上添花。但妻子重返工作岗位后,孩子就没人看管了。“孩子太小,没法送到幼儿园,就想让妻子回归家庭,一心照看孩子。”郑广元无奈道。但他的妻子也很为难:工作是努力争取来的,赚钱也不算少,放弃有些可惜,因此想让丈夫为孩子做的一些牺牲。”双方意见无法统一,最终只好将孩子送回老家,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

“母亲培养孩子亲密性,父亲培养孩子独立性与责任感,父亲的坚强、独立和果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安全感和自信,这都是从母亲那里难以得到的。但不少父亲觉得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自己只负责养家,这是认知误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黄老师表示,新时代对父亲的要求更多:现代父亲除了需要指引孩子的人生方向,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还需要学会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希望父亲们能不断改进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承担教育的责任。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