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滑过”的童年

2014-06-13 08:18: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世纪70年代,童年在山间田野的泥土芬芳中;80、90年代,童年在跳皮筋、过家家的乐趣中;现在,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在指尖滑动屏幕中度过,他们印象中的“玩”不是和同龄孩子在户外玩耍,而是拿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玩游戏……在这个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俨然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必需品。但是,科技却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女儿今年才3岁,但玩游戏可是好手,每天不玩会儿游戏她就又哭又闹,这都怪我。”提起孩子,市民张先生忧心忡忡。原来,张先生是一个网游资深玩家,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书房打开电脑,“妻子做饭的时候让我看孩子,可我心里总是惦记着我的游戏,所以我就把孩子抱到书房,把我的手机给她玩,没想到她对手机挺感兴趣,也不哭闹,这样一来我也能专心玩游戏。刚开始我还觉得这样挺不错的,时间久了问题也就来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张先生的孩子已经养成了玩手机游戏的习惯,如果张先生回到家不给她手机,孩子就会哭闹。更让张先生担忧的是,孩子现在开始怕生,平常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因自己迷恋游戏,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让孩子脱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只喜欢拿着手机独自玩游戏,这让张先生后悔不已。对此,他告诫其他年轻父母,为了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一定要让他们远离电子产品,尽量多接触大自然和同龄的孩子。

无独有偶,同样被电子产品困扰的还有市民贾女士。贾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8岁了,为了儿子的视力,她一直在和电子产品“作斗争”。“前段时间我发现孩子总是眨眼睛,而且眨的速度很快,他自己也告诉我他的眼睛很不舒服,我就打算带他去医院看看。后来有一天他自己看到一则新闻,内容是眼科医院有很多3、4岁的孩子去检查视力,他就把我叫到电视前面看。”这则新闻让贾女士找到了儿子眼睛不舒服的原因——儿童正处于成长期,手机带有辐射,长时间面对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睛疲劳,进而影响儿童的视力,而且玩手机游戏一般都是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变,会影响儿童的脊椎和颈椎的正常发育。

找到儿子眼睛不适的原因后,贾女士便和儿子“约法三章”:每天玩手机游戏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并且做完作业以后才可以玩。在贾女士的督促下,一个多月后,儿子眼睛难受的症状便消失了。

编后 触手可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科技带给孩子的“红利”,但如果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导致他们迷恋虚拟世界、脱离人际交往,更会影响视力及骨骼发育。其实何止儿童,电子产品也占据了成年人太多的闲暇时间。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榜样,如果父母自己经常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让孩子效仿父母的不良做法,等到习惯形成再更正就很难了。

要解决电子产品给儿童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作为父母,不妨放下手机,买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读本,陪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们的童年溢满书香;或可带着孩子走出城市“钢筋铁骨”的牢笼,让他们在大自然里感受快乐;同时,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让他们在“过家家”中培养友情。不过,电子产品也不是洪水猛兽,更有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所以家长也切不可因噎废食。如果父母们能结合实际,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那他们的童年会更加丰富多彩。(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