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家忙着置办年货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廿三就是年。”农历腊月廿三是祭灶的日子。在村里每户人家要准备糖瓜、柿饼、花馍,尤其要制作一个大枣山,用来供奉灶君。在襄汾县,家家户户要蒸高沓,就是把面和枣在一起蒸成底座,上面放上蒸好的面石榴,最后再上色。过了廿三,真正开始忙过年的事儿了,过年要准备这么多东西,村里人往往要赶集置办年货。
2月5日早上9点,襄汾县古城镇集市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和干菜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肉案上摆着切成大块小块的肉,鱼池的鱼时不时溅出点水花。卖猪肉的老李说:“我这摊位每个集市能卖出五六百斤的肉,是以前的两到三倍。奇怪的是,以前过年人们只买猪肉我的买卖都没现在好,你看现在集市上什么肉没有啊!”走到干果摊前笔者很惊讶地看到竟然有美国大杏仁和桃仁、开心果等高档干果,主家告诉记者,这些干果近两年就一直在卖,年前销售得最好。他说:“以前过年人们只买花生和瓜子,现在村里人生活也得上档次啊,生活水平要提高,我们卖的东西自然也要跟得上。你看卖水果的不是也一样嘛。”旁边的水果摊上除了常见的苹果、梨、橘子等,还有柚子、菠萝、西瓜,竟然还有芒果。西王村的单大婶专门来办年货,她说:“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啊,以前过年就是烩菜和饺子,现在鸡鸭鱼肉什么都有。以前我们200块就过年了,现在办年货要花三四千块钱。”家住古城镇的张大姐每样东西都买的不多,她说现在买东西方便,什么时间都能买到,就不需要准备很多。而且儿子媳妇过年加班不能回来,家里就老两口,随便买点就过年了。过年就是要喜庆团圆,那些远在外地的人们,尽量早点回家吧,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
B.玩出新花样
近年来,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首选。家住体育北街的小姚夫妇这个春节就准备体验一下旅游过年的感觉,他们把目的地选在云南。他说:“每年过年都待在家里,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我们结婚的时候就没时间出去玩,今年趁春节去云南旅行,那里气候比较舒适,而且在传统的春节里去感受极富民族风情的年味儿,一定会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许多“80后”和小姚夫妇一样,这个春节不再是坐在家里吃年夜饭,而是选择外出旅游。记者在位于市区解放路的临汾中国国际旅行社了解到,今年春节选择报团出游的旅客明显增多,云南和海南成为“春节游”的首选,而且多数来咨询的是“80后”的年轻人,“新年游”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
网上守岁,热热闹闹过大年。家住煤化巷的小蕾在西安某大学读大二,两年的大学生活里她结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这个春节,除了全家团圆的年夜饭,小蕾最期待的就是能和朋友们一起相聚、聊天,传递新年的祝福。所以放假前,这些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就和同学们约好了,除夕夜要一起在网上守岁。小蕾说:“以前过年都以发短信为主,千篇一律的祝福短信让人感觉不够亲切,特别是年三十的晚上,短信发到手机发烫仍不过瘾。今年除夕我们约好大家一起在QQ群里聊天、守岁,还可以感受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这个春节一定会很热闹。”
一个人的春节同样精彩。在电业局工作的小樊刚参加工作一年,作为典型的“80后”,他为自己安排的春节计划特别简单:正月初一的上午电话向亲友拜,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好好享受假期。或许什么都不做,就在家里,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看看碟、听听歌、打打桌球,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一段自在安逸的日子。“旅途会让人觉得很疲惫,过年无非就是见不完的朋友、喝不完的酒,耗费财力又耗费精力,完全把几天的长假都浪费了,春节我准备一个人过。”小樊是这样理解春节的。
C.“留守”也不寂寞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学生“留守”的主要原因,一种是因为经济困难。回家的路费是笔不小的开销,不如春节留在学校找个勤工俭学的工作,赚点下学期的生活费,“留守”往往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一种是即将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年正是用工急缺的时间,虽然放弃了回家过年,但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放寒假已经快一个月了,家住隰县的山西师大大四学生小王仍然留在学校里,同宿舍的同学都已相继离开,只剩小王一个人。他每天都到学校附近KTV做服务生。“今年过年很可能不回家了。”小王告诉记者,“家里哥哥、妹妹都回去过年了,父母也不会孤单,我想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经验,我刚好找到了一份服务生的工作,春节期间KTV正缺人手,我肯定走不开的。所以只好在这边过年了。”
同样因为工作不回家过年的还有大四学生小马,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会有很多单位缺人,找工作的机会比较大。如果找到工作的话,今年就不回家过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很多大学生都放弃了回家过年,留下来寻找就业机会。
同样不回家的还有在外打工和做生意的。范师傅是平遥人,来临汾从事家政服务已经十年有余,主要做安装水管、疏通管道、维修、保洁等工作。因为手艺好,他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尤其是到了年关,要求做保洁的家庭特别多,忙得有点顾不过来。
“生意红火,累也值得!”范师傅爽快地说,每天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累得腰板都伸不直,胳膊长时间地擦玻璃和瓷砖直发酸,可一想到屋子做了保洁后环境大变样,他还是常常露出开心的笑容。当记者问准备怎么过节时,他说,希望多挣点钱,然后春节后回趟老家,因为他已经好几年没回去了,想看看老家的变化,还希望以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在临汾茶城做生意的吴先生,福建安溪人,他在临汾做茶叶生意已经多年。提起春节,他也有一番感慨,“人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是,我们那里很多在外做生意或打工的人都不回家过年,混不下样子,回家脸上也没光。我们一家三口回一趟家,乘飞机每个人的机票就是1800元,坐卧铺850元,跑上一个来回就是一万块钱啊。回家过年总要走亲访友吧,我们那边的亲戚又多,见了小孩子要给压岁钱,看望长辈也得买些礼物或者给钱,总之,回一次家既耗精力又费钱,很不值得。”
据了解,在临汾茶城做生意的福建商户有十多家,每年都有一些人不回家,除夕夜里,老乡们会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看春晚,其乐融融。“我们南方人不像你们山西人那么恋家,其实在哪里都能过年,虽然习俗不同,但是,临汾这里正月里也有尧庙庙会,逛一逛也很不错。今年,我们还打算去KTV唱唱歌,去电影院看场节日大片,如果生意不忙的话,我还想去附近一些文化旅游景点游玩一下。”另一位老板范先生如是说。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得知,在临汾做生意的福建人很多,医疗、石材行业尤其多,但是彼此联系并不是太紧密。“要是有个老乡会或者商会,那就更好了,过春节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既能抒发一下思乡之情,还能加深彼此间的感情,生意上也能相互照应,多好啊!”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