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霍州市工商局积极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在春耕生产来临之机,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强化订单农业的服务与指导,严厉打击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确保种子市场的繁荣稳定,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近日,霍州市工商局积极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
一是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简报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为种子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大造声势。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多次。 加强对种子经营户的监管。检查中,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农户中广泛宣传识假、辨假的方式方法,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假劣种子;同时加强对种子经营户的监管力度,要求种子经营者严把进货渠道关,按时填写进销货台帐,通过查看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产品的标识、产地、检验合格证是否和进销货发票、授权委托书相符,确保种子市场安全。
二是突出重点,严查种子市场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在检查中,重点对以下经营行为进行了检查: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不具备种子经营资格的经营行为,销售过期、失效、变质种子的行为,销售标签不全、不合格种子的行为,销售种子与包装袋不符等冒牌种子的行为。通过检查建立和完善了种子经营户的经济户口和留样种子备案制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三是加强“订单农业”合同监管,规范合同签约行为。按照“规范签约、全程监管”的管理思路,抓住春耕农忙季节,抓好“订单农业”产前监管环节,实行订单农业合同备案备查制,深入农户、走访有关管理单位,对“订单农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县9家制种企业订单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看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条款内容是否公平合理,合同签订是否规范,合同履行是否及时。同时,依据《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在全市推行了比较规范的玉米、蔬菜种子预约生产合同,并指导企业签订和履行,防止合同纠纷发生。
四是通过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积极引导种子企业通过兼并或合作的形式进行资产整合;开展种子市场大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畅通12315举报渠道,健全种子案件举报制度,严格种子市场准入条件;强化种子品种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品种区域工作,严格承担区试任务单位的资质审查,逐步实行对报送参试品种DNA的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检测;坚决执行品种退出制度,对国家和省级发布的退出品种种子,坚决不得再在市场上流通,从而促进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这次检查的重点:一是种子经营户的证照是否齐全:二是否建立进销台帐,是否开具正规收据;三是否有掺杂使假、经营不合格种子的侵权行为。 (朱卫忠 祁海泉 张莉)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