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构筑校园“安全屏障”

2010-05-11 09: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民警在学校门口站岗执勤。陈华 摄 
  
民警深入校园给学生讲解安全知识。贾江峰 摄 
 
 
市综治委: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会议要求,综治部门负责抓好专项行动的牵头、组织、协调和督查作用,政法、公安部门要重点打击、处理在校园内寻衅闹事、盗抢学校和学生财产的治安案件;交警部门要认真清理校门口的无牌无照车辆,治理乱停乱放,预防校门口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文广、工商部门要负责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严厉查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行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相关职责,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同维护学校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
一是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秩序问题。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拉网式排查,加大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房、中小旅店、网吧、娱乐服务场所等复杂部位的治安管理力度,严厉查处各类不法活动,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大力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校园周边违章建筑、查处违章经营场所,净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二是切实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对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增加巡逻力量,加大巡逻力度。各中小学建立健全保卫组织,配备专业保安力量,加强校园内部的巡逻守护。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危险物品管控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社区、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切实把本地区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长期缠访闹访人员、对社会严重不满的人员排查出来,逐一落实教育、稳控措施。
会议指出,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是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是迅速扭转社会治安混乱的有效方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关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公安部门:增派警力抓好治安防范


划片包点,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派出所要把辖区内各所学校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民警身上。一是对侵害师生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查处,建立破案责任制,专人负责,一包到底。针对一些校园周边多发的抢劫、抢夺学生财物案件,不论涉案财物价值大小,每件都要实行专人专办制度,严查到底。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发现长期在学校周边寻衅滋事、危害学生的流氓团伙,坚持打早、打小,决不让其形成气候。三是对强迫学生交“保护费”、敲诈勒索学生的涉案人员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四是各派出所要在学校周边路段上,增派巡逻警力,加大巡逻密度,特别要在案件易发时间和易发路段,安排专门警力进行蹲点守候,打击现行违法犯罪。
加大校园及周边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各派出所要抽调专人与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加强对学校周边,尤其是隐藏在民房和出租房屋内,以包夜、提供住宿等方式吸引中小学生上网的地下“黑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切实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保卫责任制。要继续完善由派出所领导兼任中小学校综治副校长、由责任区民警兼任中小学生法制辅导员制度,抓实、抓好治安防范、交通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记者在与家长交流中了解到,看到学校安全员、民警、交通协管员在学校附近站岗巡逻、维持秩序,很多家长对学校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表示满意,觉得有了民警的保护心里就踏实多了,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有了保障。不过,有的家长也担心学校抓安全教育只是走走形式,未必能形成长效机制。他们建议学校将安全教育课程当作一项常规的、必修的生存课程,要有针对性地反复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应急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局:划片包点开展大排查


重点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检查,是否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是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岗位职责是否专人负责等。
严查消防器材、体育设施、实验器材是否安全可靠,校园门口、楼道灯重点区域是否安装监控设备。对于学校是否有门卫、专职保安人员或专人负责治安工作;学校食堂、商店卫生证件是否齐全,对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等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内容也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排查。
尧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刘云说:“校园安全问题事关重大,我们实行各科室包片检查,然后将信息进行汇总,好的做法要借鉴,有的问题就快速制订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尧都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风竹所在的小组刚刚跑完6所区直属小学,他告诉记者:“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学校门卫年龄多数在60岁以上,大部分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有的校门口没有设置减速带、交通警示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一’过后,学校开始实行夏令时,规定学生下午3点到校,可是很多家长为了赶自己的时间,提前就将孩子送了过来。学校不开大门,于是孩子们就聚集在校门口嬉戏打闹,这个时间段成了监管的盲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陈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