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们不是故意的,不过您请放心,我们会赔偿您一瓶新的!”记者来到该便利店后,陈姓老板对开盖饮料的事情深感抱歉,并表示会赔偿。不过,好好的一瓶饮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用店老板的话来说,“我犯不着为了几块钱的事情得罪顾客!”老板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个月最热的时候,我这里的饮料卖得非常好,也出现过一次这种事情,也是顾客找来的,说我卖的是次品,瓶盖子都被人拧开过。我当时还以为是厂家的问题,可奇怪的是,经过验证,这和厂家没有关系。”店老板表示,后来他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原来不只是有他这一家店出现这种情况,全国各地有很多出售饮料的便利店和超市都发生过,这时他才明白,原来真正的罪魁祸首竟是“再来一瓶”。
近几年,一些饮料厂家为了促销自己的饮料产品,纷纷出了“拧盖看奖,再来一瓶”的活动,虽然一瓶瓶料仅仅几元,但“再来一瓶”的优惠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购买欲望。在这种蝇头小利的诱惑下,很多人开始为“再来一瓶”而购买饮料了。
“我这家店没有过这种情况,此外,我对这种事情感觉十分新鲜,我想不会有人会为了一个‘再来一瓶’而大费周折吧。”在鼓楼南街和五一路交叉口的一家便利店里,店老板就此事件表示了自己的怀疑,他认为一般来说,拧瓶盖的动作和看饮料简介的动作不一样,只要有人看店,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不过要是有,也是那个“再来一瓶”的诱惑滋生出来的。随后,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拧瓶盖找“再来一瓶”的情况在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确很少发生,但在一些大型超市中比较多见。
“这种状况有过,不能说很多,但也不少,我们之前发现的就有小孩子在饮料柜台前挨个拧饮料盖子,也有一些年轻人,在人多时悄悄开一瓶看看,有奖他就拿走,没奖就放回原处了。”当日上午,在位于平阳南街的万佳福仓储超市中,饮料柜台前的一位导购员表示,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只能按照货物损失来处理,虽然超市中有监视器,但也不能详细观测到顾客到底是在看饮料介绍还是在拧瓶盖子。“我们的处理办法是加派人手管理,尤其是在顾客多时,会有导购员随时注意这些。”该导购员说。
除了我市的一些大小超市和便利店外,记者还就拧瓶盖找“再来一瓶”的问题采访了一些市民。
一位姓张的先生表示:“这种情况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被拧开的瓶盖,如果商家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那就会被无辜的市民买走,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我建议市民在购买饮料时要先看看饮料的盖子是不是没有被动过。
此外,我认为我们该呼吁社会,呼吁大家请遵守社会公德,不要为了一个不值钱的‘再来一瓶’去当一个‘拧盖族’。”(记者 杨全)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