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小伙自制电动汽车 上路行驶将面临处罚

2010-09-07 16:0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9月4日,记者在侯马市配件厂生活区内见到了这辆简易的自制“电动汽车”。只见红色的车身上印着许多武术培训之类的广告,车顶和前后挡风玻璃是用一块透明的有机玻璃整体弯曲后包裹着,驾驶室和后排座椅两侧,没有设计车门,从外形整体上看此车类似旅游观光车。再从车内看,这辆电动车用的是轿车的方向盘,仪表台上有两个迈速仪表,旁边有两个电门装置,上面插有两把钥匙,下面有“刹车”、“油门”两个脚踏板。

   “这车虽小,却五脏俱全。你看,大灯、里程表、倒车镜、减震器一应俱全,就连转向系统都与真正的汽车一样。”对于这辆电动车的性能,28岁的李林非常自信。据李林介绍,这辆车采用两组电动车蓄电池,平时需要充电8小时左右。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电动车能行驶40公里以上,车速最快不超过35公里/小时。另外,这辆车用了两个电摩的电机,分别组成两套动力系统,正常行驶中两套动力系统共同驱动电动动车前进如果遇到其中一套发生故障,另一套也会继续工作,只是速度上慢些而已,运点货物、跑跑跑区它完全能胜任。

说到这辆电动车,李林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武术专业毕业业后他就在自家的搏击馆内教孩子们学习跆拳道,由于平时空闲时间比较多,就琢磨着干点什么,,巧看到老人每天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风里来雨里去挺辛苦的。于是就想,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做辆电动汽车代步呢!于是说干就干,就在网上查资料、去修理厂学习车辆的构造,四处淘来材料后,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电动汽车终于造了出来。“这辆汽车看似简单,到动起手来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尤其是四个轱辘的悬挂系统最难解决!”李林说,后轮还好说,可是前轮还必须具备转向的功能,弄起来就比较难了,他只好边琢磨边干,,经反复试验,最后还是采用了前轮连接悬挂,后轮独立悬挂的办法,才克服了这个难题。“起初这辆车还是敞篷的,可遇到下雨天那就难受了,最后还是找朋友帮忙,给这辆车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整体加了个车篷,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遮风避雨还不错。”李林说。
记者随后就此车驾驶上路的可行性采访了交警部门。交警支队民警表示,车辆的生产必须经国家审批,生产出来的车辆还要经过国家对该款车进行各方面的检测认证后,并在交管部门凭车辆合格证上牌以后才可以上路。
该车虽然具备了电动车的属性,但却属于严禁上路的非法组装车,这种自造的车辆一但上路行驶,将面临处罚。李林自己造车的行为市民不宜效仿,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从安全角度出发,不要驾驶和乘坐私自改造、改装车辆。

记者 王建武 苏亚兵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