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为困难职工“送温暖”

2010-09-24 10:2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扶贫、扶志、扶技、扶业……市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为许多困难职工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帮扶,引领困难职工唱响了一曲曲“从头再来”之歌。
热情服务:让困难职工感受回家的温暖
该中心在帮扶人员中开展了“争当学习型职工、争做合格帮扶人”活动,以大调研、大学习、大提升为载体,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考核办法。并请专家举办相关知识讲座、组织工作人员对外学习培训,把学习情况纳入全年工作绩效考核的范围,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他们力求做到业务精良、服务上乘;他们注重服务过程,更注重服务效果,把以职工满意与否作为衡量职工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在全体人员中开展了比学赶超活动,即比谁的业务熟练,学别人的优秀之处,赶先进工作者,超一流的服务质量。结合这项活动,帮扶中心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要求全员照章办事,做到速度与质量相结合、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多年来,职工救助平台的周号为、信访接待平台的李小丽等先进工作者的热情服务和细心工作,受到职工的一致好评。他们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他们在为职工办实事的过程中,使得职工跟工会组织的心贴得更近更紧了,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度也进一步增强了。今年年初,全市18个帮扶中心全部达到了五星级标准。
节日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心窝
把两节送温暖和临时救助、送清凉平安返乡等活动有机结合,以走访慰问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农民工为主要对象,以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法律、送技能、送款物为主要内容,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职工中的困难群体。
在送款物解决暂时生活困难时,结合送技能、送岗位解决长远解困问题,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价值,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脱离生活困境。两年来,市帮扶中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4866户,筹措资金146万元,困难劳模38人次,送清凉活动慰问农民工工地8个,涉及农民工1600人。同时还设立了爱心超市,对特困职工按月实行生活救助,两年来,共为300余人次特困职工提供购物优惠近8万元,解决了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
“金秋助学”:让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每年高考之后,他们着手摸底排查,主动与各位家长联系,保证所有困难职工的子女全部录入档案,并与社会各单位进行沟通联系,既避免重复救助,又确保一个不漏,连续多年都达到了寒门学子全部上得起学。
在助学资金的筹措上,除了上级拨款,工会投入,还动员企业、个人、劳模奉献爱心,采取包保帮扶的方式,解决他们上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全程帮扶。在助学资金的发放使用方面,遵循严格的程序,在申报、审批、资助、入档等环节层层把关,所有资料全部录入工会帮扶软件,主动向社会公布资助结果,并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把“金秋助学”活动办成公平、公开、公正的阳光工程。大力宣传助学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褒扬各捐款企业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善举,同时将学业有成的典型事例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助学氛围。两年来,市总工会帮扶中心共筹措助学资金30余万元,资助贫困职工子女160余人。
医疗互助:切实为困难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
他们始终把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作为工会组织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在缜密测算的基础上,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使职工大病医疗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组成了一支专门队伍,由市总工会进行专门培训,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确保了服务质量;在互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坚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严格审批、严格监管,使资金的使用做到合理公正,使整个活动平稳运行。三年来,由于他们的科学运作,服务到位,大病医疗互助活动在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参加大病医疗互助活动的职工越来越多,受益职工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全市参加大病医疗互助活动的职工总数达到了45余万人次,收缴互助金达到1600余万元;得到大病医疗互助补偿的职工人数达到近3000人次,补偿互助金达到1500余万元。
同时,就业再就业服务、乘车优惠、医疗优惠、法律服务优惠、小额贷款优惠等一系列服务下岗职工的优惠服务也正在平阳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正如他们的服务宗旨一样,如今的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他们的服务显得温馨而体贴,让越来越多的困难职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让越来越多的困难职工心中涌起了对生活的期盼。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