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法治临汾”建设,强化普法依法治理
普法宣传教育“遍地开花”。该局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创办了《临汾普法》和《依法治市快讯》,开通了法治临汾网站,在《临汾日报》开辟专栏,组织新任县长谈依法行政活动。各县(市、区)广泛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全年共出动普法宣传车663台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80余万份,制作宣传版面352块,举办法制报告会65场次。
法治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市委依法治市办切实履行职责,部署安排了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依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推进“法治临汾”这一主题,开展了“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10年我市申报了6家单位参加省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评选,市、县两级积极培育树立依法治理示范典型,促进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五”普法总结验收成果喜人。该局于2010年5月召开全市“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培训会,组织5家依法治市领导组成员单位,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五五”普法工作进行总结验收,通过查缺补漏,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强化法律服务
该局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资源,全力服务于各项社会事业,依法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市开通了12条律师法律服务热线,组建20余名骨干律师参加的政府法律顾问团,为我市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大会战和案件评查工作,为群众合理诉求提供法律帮助,为党委、政府排了忧、解了难。
结合在律师队伍党组织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对律师队伍进行了集中警示教育,编印了《律师执业规范资料汇编》。公证机构开展了“公证进社区专项服务”活动。法律援助机构落实十项便民措施,通过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发放法律援助卡、增设新的法律援助网点、发展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等形式,为弱势群体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弱势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贯彻调解优先原则,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该局在全系统开展了“百、千、万”大调解活动,积极组织机关人员、法律工作者和广大民调员下百乡、进千村、入万户。各县(市、区)积极创新机制,完善措施,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不断规范化,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互动的大调解格局,有效地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该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于2010年6月底前在我市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全市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89人,安置率达95%,帮教率达100%。
提升“三个年”活动效果,强化班子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深入开展了“爱、树、建”主题实践活动、“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以活动凝聚团队精神,以活动锻造队伍素质,以活动提升工作水平。还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按照省厅2010年“进入一流行列”的目标要求,局党组做到了“四个坚持”。坚持每季度向市行评办汇报一次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政风行风听证会;坚持每季度由局领导带队参加一次9.30政风行风热线;坚持每季度到行政审批大厅征求一次意见,不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受到了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的启动之年,该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确保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在全省实现先行发展”的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我市实际,把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新需求、新期待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任务,通过全民普级法律知识、开展依法治理、繁荣法治文化,确保人民群众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实现权益,加快“法治临汾”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