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铁警勇擒铁路大盗纪实

2011-02-22 09:0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夜色中 黑手伸向铁路大动脉


临汾铁路警方迅速出击、深挖细排,终于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将案件圆满侦破。

夜色红光
现场位于南同蒲铁路线下行561公里处,控制铁路电气化供电、信号的“扼流变压器”和“双耳盒”被人为破坏,内部的铜制“空心线圈”全部被盗,由此引发行车信号机故障造成红灯信号,导致区间的所有运行列车停止运行。
鉴于案情重大,刘来有亲自挂帅,组成霍州“12·15”系列拆盗案专案组,立即展开侦破工作。
警方分析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就是为了钱,盗窃得手后必定会销赃。确定侦破方向后,专案组按照“以物找人”的工作思路,立即兵分多路,对霍州市辖区100余个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和200余名流动收购人员,展开拉网式排查。

初露端倪
据郝某交待,他和妻子在本地经营废品收购生意多年,安分守法,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随着国家政策对废品回收行业的逐步开放,当地出现了许多竞争对手,废品收购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12月的一天傍晚,一名30岁左右的陌生男子突然上门,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双耳盒内空心线圈”来卖,没有任何合法手续。虽然,国家对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有着严格规定,但利欲熏心的郝某却以20元一斤的价格,将该男子带来的“废铜”收购,然后又高价卖出,从中牟利。期间,该男子分两次又送来两个“双耳盒内空心线圈”,尝到甜头的郝某照单全收。
根据郝某的描述,专案组民警先后排查了辛置村以及周边二十几个村庄和矿区,共排查出20岁至45岁间2万余人,筛选出300余名重点人员让郝某进行辨认,但一无所获,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初战告捷
郭某曾因上网欠了一屁股债,最近不但还清了,还出手十分大方。有群众举报,“12·15”案发当天,郭某曾在现场附近出现,随后就失去踪影。种种迹象表明,郭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两名便衣民警在辛置镇某网吧,发现了正在上网的郭某。让民警感到意外的是和郭某在一起的还有一名男子,而这名男子的体貌特征与郝某所描述的那名“陌生男子”十分相像。民警没有惊动他们,用电话向专案组进行了汇报。当增援民警即将赶到时,郭某和那名男子似乎查觉到什么,突然起身离开了网吧。千钧一发之际,两名民警只好亮明身份提前动手。郭某被顺利擒获,而另一名男子利用熟悉的地形,趁着夜色逃之夭夭。

漏网之鱼
专案组再次调取郭某的网上聊天记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郭某被公安机关控制后,有一自称“王菠”的网友,曾给他发过一条留言:“兄弟,我是王菠,我现在很安全,你跑掉了吗?请跟我联系。”警方抓住“王菠”这一线索,再次对郭某进行讯问。郭某不能自圆其说,为争取宽大处理,开口讲了实话。
在网吧逃跑的那个人正是“王菠”,现年30岁,是陕西人。2010年1月,两人在霍州市看守所相识,羁押期满后,因都喜欢上网,两人是越缠越紧,每天都泡到网吧里。身上没有钱了,就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去年11月底的一天,两人都已身无分文。“王菠”就提议,去铁路盗窃铜线圈卖钱。而每次销赃“王菠”出面,至于卖了多少钱,郭某也并不知情。
在地方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警方从 看守所调取了“王菠”资料。“王菠”的真名叫柯某,30岁,家住陕西省紫阳县双安乡。2010年1月,因盗窃自行车被行政拘留15日。收购站老板郝某看到警方提供的照片后,也认定从网吧逃窜的柯某,正是那个卖“废铜”的陌生男子,这与警方的判断完全一致。案情越来越明朗,12月29日却传来了“扼流变压器内铜线圈”、“双耳盒内空心线圈”再次被盗的坏消息。

峰回路转
专案组连夜召开案情分析会,通过现场的比对和作案特点,多数同志认为“12·29”案还是柯某所为。专案组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在霍州市火车站、汽车站等地设卡堵截。一路在全市及周边乡镇的旅店、招待所、网吧展开搜索。
2010年12月31日16时许,一名群众向专案组反映,柯某在紧邻霍州的灵石县南关镇出现。18时许,民警在灵石县南关镇某煤矿家属区的一个网吧内,将犯罪嫌疑人柯某顺利抓获。
“12·15”、“12·29”系列拆盗案,经过临汾铁路警方的奋力攻坚,终于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圆满告破。虽然,以柯某、郭某、郝某为首的盗、销铁路器材的一条龙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但他们对金钱的贪婪和对铁路运输造成的危害,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通讯员 李震 张海江)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