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最响亮的声音,总理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一时间,“幸福”成为全国上下一个热门词汇,“幸福指数”成为国人生活水准的一个衡量指标。那么,对于我市市民来说,幸福是什么?幸福感又有多少呢?2011年的幸福愿望是什么?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部分市民,与他们对话“幸福”,探寻他们的幸福感。
幸福 就是知足常乐
市企联会长 张奎胜
这位担任了多年企联会长,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张奎胜对幸福感的认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人要有乐观的心态,不要总是互相攀比,抱怨生活。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对于不顺心的事,我们要学会直面人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都是来源于缺陷。要学会在挫折中求乐、在磨练中求乐,把挫折、苦难当做一种历练,这样就会乐在其中。”
幸福地工作着,快乐地生活着。这也是张奎胜对幸福感的更深理解。他说:“工作的人是幸福的。多年来,我总是在工作中寻找幸福,不论做任何事情,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做,努力把每一件做好、做满意。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说:你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小事千遍万遍地做对、做好,这也是一种乐趣。”
“在家庭中寻找快乐,在奉献中感受幸福。”张奎胜说:“来自于家庭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关爱别人的真情付出,这都是一种幸福。给你的兄弟姐妹以关怀,给需要帮助的人以爱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幸福着别人的幸福,这也是一种幸福的境界。”
帮助别人,奉献自己,愿做“人梯”,助人成功。这是张奎胜做人做事的原则,也是他的幸福心愿。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多年来,他和他所带领的企业家协会成绩斐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记者 李晓琳)
幸福 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家政工作者 张春琴
来自尧都区大阳镇的张春琴今年45岁,自从前年一双儿女先后上了大学,她就通过别人介绍来到城里打工,说来也有两年了。
谈到“幸福”这个字眼,她反复摆手:“说不了、说不了,没有多少文化。”张春琴人勤快,带孩子颇有耐心,因为特别喜欢小孩,所以就选择了当保姆,给雇主照顾孩子、做家务。现在的雇主是一对年轻夫妇,由于工作忙,照顾不了孩子就请了保姆,对张春琴,小两口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她当外人。张春琴自然也觉得很温暖、很幸运,她把小两口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俩孩子不叫阿姨不说话,家里的事有商有量,我心里舒服,一心扑在他们的生活上”,张春琴说:“当保姆最怕找不下好雇主,同时从村里出来的几个同伴有的早就换了几家了,有的嫌活儿干的不好,有的像盯贼似的生怕保姆把家里的东西转走了,其实做保姆是凭力气挣钱、凭良心工作,也希望受到尊重,不被主家歧视。”
张春琴的丈夫也在市里打工,他们俩每个月能有两千元的收入,一方面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另一方面要给自己攒养老钱,虽然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但是张春琴说,他们夫妇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儿子还有两年才能大学毕业,女儿还有两年才能毕业。孩子从小就乖巧听话,学习也挺争气,考上大学,还都有考研究生的想法。开通的张春琴说:“既然孩子走的是正道,作为父母只能支持孩子,苦点累点虽然煎熬,可是亲戚朋友都挺羡慕我,我也就挺自豪,也觉得挺幸福的。”
谈到自己的幸福心愿,张春琴说:“每天看电视,感觉国家现在很把老百姓当回事,如果政府能让她们农村人老有所养,孩子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我就幸福到顶了,还要求啥!”(记者 卫博)
幸福 就是有所作为
“事业有成,在行业内有所作为,让家人生活得无忧无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追求。”35岁、一身蓝色职业装的吴镇山面对记者的问题快人快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他的幸福观,让人在瞬间感受到一名职业经理人对成功的追求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勇气。
“成功是一个不断付出的过程,付出的越多,回报的就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特别是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挫折时有能力转败为胜,那种幸福感受会更持久。”
十多年前,吴镇山还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伙子,当纷繁复杂的社会摆在他面前时,他凭借所学专业和对社会激情似火的热情,毅然决然地迈出了步伐,把自己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保险行业,这一走就是十多年。十年来,从一名保险行业的业务员到团队领导人,几多风雨、几多坎坷,在事业上一步步接近目标的同时,他的心里素质和形象品质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他说:“在逆境中,不能选择逃避,而是选择挑战,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争取转败为胜,每当那个时候,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也最具有动人的魅力。”
如今,他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上三年级的女儿聪明伶俐,妻子也经营着自己的美容公司,但他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把幸福感定位于自己和家庭的了。他说,成功需要团队精神,只有大家共享的幸福才是完美的。他说,当一个人获得成功时,与你分享成功幸福的,除了家人,还有那些与你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并肩战斗、情同手足的团队,以及广大的客户,大家共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让客户在需要时得到帮助才是真正的幸福。
也许正是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幸福观”才会与普通人不尽相同,才会更多地与事业的成功相联系。(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