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井 插在临汾城区心脏的温柔一刀

2011-03-22 09:0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水是生命之源,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随着现代社会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被过度污染、浪费。资料表明: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市区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加暂住人口)80万左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为全国极度缺水城市之一。我市的地下水开采缺乏强硬和有效的管理手段,造成地下水持续超采,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而中心城区用地大部分位于地下水超采区内,城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自备井已经是插在临汾城区心脏的温柔一刀。如果不下定决心,果断关闭,等待我们的将是致命的伤痛。

自备井:问题多多

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标准》划分统计,山西省用水标准为每天85-140升/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市生活年用水量为2482万吨,加上工业、商业、洗浴业等用水,市区年用水量应在3200万吨以上。而根据《临汾市城市供水与节约用水专项规划(2010-2020)(2010ZXG-29)》数据显示,市区规划范围内共有自备井898眼,年供水能力2697.23万吨,日平均供水量为7.34万吨。其中非农业用水403眼,年供水量大致在1500余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我市的自备井供水量约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5左右。如此大比例的水质超标水供市民饮用,其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见不一般。

自备井:危害深远

自备井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饮水人的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的供水市场秩序。有些自备井取水单位将自来水作为备用水,只有在用水紧张时才启用自来水,这样很容易造成全市用水高峰时水量不足、水压偏低,而在用水低峰时,公共供水管网压力偏高,容易引发爆管、跑水等事故。还有些自备井取水单位互相调剂用水,自备井和自来水两套系统互相连接使用,在自来水进行停水修理形成负压时,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会反流倒灌至城市供水主管网中,很可能造成对城市自来水的污染,给群众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自备井容易造成水资源极度浪费,更容易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由于取用地下水成本低,未经批准私自开采浅层地下水屡禁不止,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小型洗浴单位,取用劣质地下水直接饮用或与自来水混用,对群众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我市地处板块断裂带,为全国9个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之一。如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的势头得不到有效扼制,将会引起新的采空漏斗区,从而诱发地表沉降、地震等地质灾害。近年来,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市区已形成了以临汾市区为中心,面积达123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为此,市自来水公司先后关闭了屯里水源、西关水源和解放西路井群。如果不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管理,若干年内,市区将可能出现较大面积沉降和墙体开裂以及建筑倾斜等,直接威胁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备井过分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还造成水费流失、供水设施长期闲置等不良后果。

自备井:治理艰难

自备井危害如此大,难道就没有人问,没有人管么?答案是否定的。多年来,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多次奔走呼吁,尽快关闭自备井,保住城市,维护市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历年的市建设局行风评议会上,自备井问题也是代表们多次提议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也多次下文治理整顿自备井关闭。2007年6月27日,市政府决定投入1000余万元推进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规划“自备井要在2010年前全部关闭。”
2009年9月市政府下发了《印发临汾市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大城市规划区自备井关闭力度。”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超采或严重超采区设立禁采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关闭和取缔非法使用的自备井。加快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自备井关闭速度,保护好珍贵的城市地下水资源。
市建设局作为市区自备井的主管部门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大自备井的管理力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在其下属二级局——公用局成立公共水务科;二是协调尧都区水利局、市自来水公司、尧都区防疫站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市区自备井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摸底;三是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多方呼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广大市民自觉抵制自备井水源;四是责成市自来水公司对自备井水源水质进行严格监测等。

自备井:如何整治

首先,要弄清楚关闭自备井是不是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据笔者了解,临汾市自来水公司年供水能力为5000万吨,而从近年来的实际销售量来看,年均销售始终维持在1900万吨上下,不足供水能力的40%。所以说,自来水公司供水充足,关闭自备井不但不会影响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生产生活需要,反之还可以使其享受到优质的自来水,保障市民生活健康。既然自来水公司供水足够,自备井关闭还如此难,关键还是个人私利在作怪。一语以蔽之就是:私自取用地下水成本低。所以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与自备井单位或企业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敦促其多为饮用不安全水的市民着想,多为临汾城市的健康发展着想,放弃蝇头小利,共同打造美丽花果城。
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审批制度,分批治理。建议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城建、水利、公安、法院、工商、质检、防疫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领导组,对市区自备井进行逐户排查摸底,对不符合规定的自备井实行彻底关停、封井措施,对不配合执法,恶意抗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置。根据《山西省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依法关停市区内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的自备井。对确需保留或特殊行业确需新增的自备井,需经市水利局和市建设局共同审批备案,并经临汾市水质监测站检验合格后,方可保留。对城市边远地区公共供水管网暂时未能到达的区域,应严格控制自备井的开采直至关停。
再次是尽早出台管理标准,理顺管理职能。要制定出台适合我市实情的《自备井管理办法》,使市区自备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市区规划区范围内涉及供水的自备井、自来水、排水、污水处理等部门进行统一整合。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改变供水行业长期“部门分割”管理的局面,实现供水、质检、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而且可杜绝自来水、自备井的恶性竞争,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来水、自备井的合理配置、共同开发、持续利用。
同时还需加快公共供水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配套管网和调压站建设。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从资金、材料、配套管网改造工程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关闭自备井后的衔接配套供水工作。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