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6.8万辆,比上年增长6.7%,其中,轿车保有量13.6万辆,比上年增长25%,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已达13.29辆。与此同时,随着临汾市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与之配套的停车设施远远不能适应汽车增长的需要,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为此,3月中旬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停车难带来的问题
2.乱停车现象普遍。在市区的一些主要街道、主要医院及大型商业网点周围,车辆乱停、乱放、乱占道路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临汾市中心区域的道路上,白天几乎找不到一条畅通的人行道,很多人行道被各种车辆的无序停放占用,造成行人无路可走,不得不挤占非机动车道,大量的非机动车又挤入了机动车道。如市区解放路、广宣街临汾市人民医院周边,由于看病人多,车流量大,停车位不足,不少车都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很多电动车、自行车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堵塞交通。市区的世纪百悦、工贸大厦等商业网点,常因停车问题而发生车辆拥堵的情况。临汾市区大多居民小区和学校驻地过于集中,规模较大,每天上学放学期间,解放路小学、临汾第一和第三中学等周围由于道路过于集中,经常造成区域性、时段性交通拥堵。
4.居民的活动空间被侵占。市区一些老的住宅小区由于没有停车位,汽车停放无序,堵塞通道,侵占了居民的活动空间,互相磕损碰伤、损坏绿化带等纠纷时有发生。同时小区一旦发生险情,外来救援车进入困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一些新的住宅小区,由于规划和建设时停车位不足,不少私家车乱停放,也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5.制约了城市进一步发展。一是缺乏分散合理的停车场所,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由于车位紧张,车辆随意停放,大大降低了城市品位。三是管理难度加大,严重制约着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停车难的原因
1.规划滞后。受早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旧的住宅小区和商贸区一般均没有考虑车位设置,也缺乏可供改扩建停车场的储备空间,且路面停车泊位也远远不能满足车辆日益增多的需求。
2.停车空间和停车设施不足。市区绝大多数大中型公共建筑没有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设施严重不足。而一些停车规划较好的新建住宅小区,一般按一家一辆汽车进行规划,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家两三辆车的现象增多,引起停车空间不足。
3.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少停车车位被挪用。一些电动车、自行车随意停放,挤占了道路沿线的停车位,还有一些小摊小贩也挤占了有限的停车资源。沿街商家将许多路面临时停车泊位当作自己的私家停车位使用,长期占用临时停车位。
4.部分市民交通公德意识淡薄。当前一些市民现代交通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淡薄,只享受通行权利,不愿承担交通义务,许多人外出开车办事或购物,为图便利,往往把车随意停放,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城市的整体利益之上,违法乱停屡禁不止。
对策和建议
1.强化对停车场建设规划。把住停车场建设规划关,在规划上保证停车场用地,加强停车场地配建工程的审批和监督,避免新建项目出现新的停车泊位缺口。同时要兴建占地少、节约土地成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立体停车场。
2.把停车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一方面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新建、改建、扩建停车场、库,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税收上给予优惠,培育和扶持停车产业。另一方面,加强停车收费、车辆停放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法规,促进停车业的健康发展。
3.科学利用停车车位资源。在规划建设停车场的同时,要科学分配好停车车位资源。大型停车场之间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科学分配和调度停车车位,利用好现有的城市停车资源。
4.培养车主的交通道德意识,倡导文明停车。交通等主管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宣传等措施,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实施力度。同时加强对市民的低碳出行宣传,尽可能减少开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5.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对停车违法行为的整治执法力度,对违法停车现象进行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违法行为,规范停车秩序。(张文珠 郝迎丽)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