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市“绿色出行日”。市节能办、市经信委向市直部门及全社会发出倡议:3公里内步行、5公里内骑车、10公里内乘坐公交车。
早上7:40分,记者来到位于市区解放路的市政府大院门口,现场直击了市政府大院工作人员上班的情况,看到不少领导干部踊跃参加“绿色出行日”活动,以步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等低碳环保方式上下班。正在执勤的门房警卫告诉记者,今天,确实多了很多步行上班的工作人员,就连市政府大院内停放的车辆,也明显比平时少了很多。
提前半小时步行上班
上午7:40分,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任捷生迈着轻盈的步伐,大步走进了市政府大院大门。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市区铁路医院附近,从家门口走到上班地点大约需要15至20分钟,从3月份天气转暖,他就开始走路上下班,到目前已经坚持了3个多月了。“我平时很喜欢体育运动,上个周末,还和家人在汾河公园走了一个来回,有20多里地的路程。走路上下班挺好的,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出发,既节能环保,又锻炼身体,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只有遇到急事的时候,我才偶尔开车出去。”
任捷生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我市公共机构“绿色出行日”的牵头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从局长到科员,对绿色出行都坚持身体力行,全局80%以上的人都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节能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了,有很多领导干部也在身体力行,支持环保。”任捷生说,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总能遇到一些和他一样步行上下班的人,在迎春街居住的人防办主任段维让,在解放路立交桥附近居住的市人事局的几个领导干部等等,他们就经常在步行上班的路途中相遇结伴而行。
乘坐公交也挺方便
8点左右,步行进入大院门口的工作人员迅速增加。“那是市民政局的王琳局长,那是市政府办公厅的秘书长们,那是市经信委的王超主任……”看着不断涌进的人流,警卫不断地给记者介绍着。
市经信委郑科长家住尧都区委、区政府附近,因为住得离上班地点较远,他平时都是开车上班。此次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他专门从家门口乘坐7路公交车来上班。整个路程需要半小时左右,为了及时赶上公交车,让路上的时间比较宽裕,今天他比平常提前20分钟出门。“其实坐公交车挺方便的,如果大家都乘坐公交,车辆少了,堵车现象也就少了,交通就更畅通了。”他告诉记者,如果天气允许,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市经信委副主任徐新荣家在军分区附近住,也是经常坚持步行上班。他说:“节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它不仅仅是每个企业的事情,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少开私家车、过低碳生活,节约一滴水、一张纸……这些都是为环保作贡献。绿色出行这种方式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能减少个人的出行成本,更健康环保。市委、市政府倡导大家绿色出行,就是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节能的意识深入人心,让节能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徐新荣认为,国外和一些大城市的拼车节能做法可以借鉴。因为机关工作人员有时需要下乡办事,不开车出行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可以把别处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推广。
希望每天都绿色出行
一进市政府大院,人们就能看见醒目的节能宣传版面,及每座楼上悬挂的大红条幅:“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标语。走进大楼里,在每一个走廊电灯开关处,你还可以看到“请随手关灯”的温馨提示。
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赵茂盛科长说,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节能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发放宣传材料、制作版面、悬挂条幅、短信提示等。“从今天上班的情况来看,‘绿色出行日’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步行上班的人增加了不少。”今天早上7:30便守候在市政府大院门口的赵茂盛,在认真查看了“绿色出行日”的情况后欣喜地告诉记者。他希望,不仅仅是“绿色出行日”这一天,一年365天,大家都能选择绿色出行,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更加舒适和谐。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