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冯俊莲和她的“面具”娃娃

2011-09-08 17: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亲人早逝雨打萍
在这个世界上,24岁的冯俊莲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了。在她一岁多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狠心把她丢给了爷爷和奶奶另行改嫁,再无联络。
她聪明、懂事,虽然从小失去父母的疼爱,但至少有爷爷和奶奶的呵护。但13岁时,爷爷和奶奶也相继去世,她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孤儿。悲惨的命运没有压倒她幼小的心灵,在同伴还在享受童年的快乐、背着书包上学时,为了生活,她已经从老家永和来到临汾,当起了保姆。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幸遇贵人来相助
从这家出来,又到那家,每到一家,雇主无不感慨她的身世。于是,有人同情她、怜惜她。冯俊莲则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幸运的是,她遇到张春塘老人及他的家人,这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变化。
“爷爷(张春塘)就像我亲爷爷一样爱护我;姑姑(张春塘女儿张寅梅)给了我无私的母爱。”冯俊莲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正是这家人的帮助,使她鼓足了生活的勇气。张寅梅是个好心人,对自己的付出毫不后悔,她说,,虽然,我们不沾亲,不带故,却很投缘。”后来,冯俊莲学习了幼师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集团企业幼儿园教学。
其间,与该企业电厂的职工李海平相遇。李海平发誓:“我这辈子一定会对你好!”时光飞逝,转眼冯俊莲已经长大。她20岁时,张春塘得了重病,临终前嘱咐张寅梅:“帮莲莲把喜事办了。”张春塘去世的第二天,张寅梅就遵照父亲遗嘱,为冯俊莲购买了床上用品等嫁妆,让她风风风光光过门。那一刻,她想着,一切噩梦都将结束,等待她的将是幸福生活。
婚后,小两口依旧在外打工,虽然每日为生活奔波很辛苦,,但他相濡以沫,幸福而快乐。2009年初,一个小生命——翔翔呱呱坠地了。

儿子烧伤穿“面具”
冯俊莲结婚、生生……这些字眼与原本毫不相干的张寅梅却扯也扯不断。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翔翔人见人爱,张寅梅把他当成自己的外孙儿,并希望他有一天能当一名飞行员。因此,为孩子取名李宇翔。
“儿子一岁半之前,姑姑就像他的姥姥一样细心照料。直到今年春节后,我们夫妻得知太原一家企业正在招工,便一起前往,儿子则由婆婆看管。”冯俊莲说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偏偏偏捉这个可怜人。今年4月21日清晨,婆婆正给两岁多的翔翔做饭,她刚将铁锅中的水烧开,倒入少许米。“啊……”此时,正在炕边玩耍的翔翔一下掉进离炕不远的铁锅中,致使脸部及身体多处烧伤。婆婆先到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包扎,直到下午5时许,没有诊所敢为翔翔输,婆婆才拨通了冯俊莲夫妇的电话,紧接着送往临钢烧伤医院。经鉴定:翔翔面部二度烧伤、身体三度烧伤。
一个月后,冯俊莲一家人带着翔翔前往北京解放军304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翔翔翔上了“面具”衣服,将整个身体禁锢起来,也将他的天真无邪禁锢起来,坚强的冯俊莲曾偷偷地流泪。每次为儿子上药或按摩时,儿子总是哭着说,“疼……”每每这时,冯俊莲心一横继续按摩,眼泪却止不住下流:“妈妈给你按摩后,你身上就没疤痕了,就漂亮了!”往事不堪回首,冯俊莲哭着说:“现在,小朋友们都不敢跟他玩,性格也从活泼开朗、可爱调皮一下子变得不爱说话、特别爱哭。
自翔翔烧伤以来,一直穿着这个‘面具’衣服,特别难受,尤其是儿子的右臂必须放在胸前,也不能动,我每次帮助他做运动,他哭我也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目前,冯俊莲要照顾翔翔,已经不能外出打工,丈夫也在到处借钱为儿子看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我们会尽父母亲最大的能力,为儿子看病,并给他更多的爱,希望好心人再来帮我们一把。”(记者 郭秀婷 )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