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凌晨1时10分,山西省霍州至永和关高速公路东段建设工程耿家庄隧道工地右线206米深处YK15+133~YK15+135段发生大面积塌方。5000多立方的塌落土石把初期支护的60余米隧道全部涌满。现场作业的12名工人中,有10名安全撤出,坐在驾驶室里面的装载机手王入彬与挖掘机手万红军因为机械轰鸣声大,没有听到安全员的撤离命令,未能及时撤离,被埋在坍塌的土石之中!人命关天,十万火急!事故发生后,担负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工程第十一合同段施工任务的武警交通部队某部项目部经理、武警交通直属总部后勤部副部长史祥生立即奉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樊肖林的命令率领抢险队伍,连夜赶到60公里以外的耿家庄隧道。
救援抢险前线指挥部交给史祥生所部的任务,一是在塌方隧道区域设置警戒区,负责现场秩序和安全警戒任务,确保救援抢险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执行更加艰巨的抢险任务!武警交通部队实际上成了耿家庄隧道塌方救援抢险战斗的预备队!史祥生立即对部队进行了战前动员,他说:“我们武警交通部队前不久才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救灾抢险队,这一次耿家庄隧道塌方抢险救援的战斗,正是考验我们战斗力的时机,正是我们亮剑的时机!大家一定要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圆满完成指挥部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战士们群情激奋,纷纷表示我们武警交通部队施工干活是行家,救援抢险更不含糊,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酷日暴雨中的十天十夜
接受任务以后,项目部副经理、武警交通部队某部军事参谋苏文杰立即率领战士们设置警戒线,确定警戒哨位,命令战士们上岗警戒。
当时,正值晋南大地酷暑时节。工地在一条黄土山沟里,没有树林可以遮阳,没有溪水可以冲凉,只有火球一般的太阳在烧。执行警戒任务的战士们只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固定哨兵头顶烈日警惕地注视着现场的状况,流动哨兵四处巡查,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泡一碗方便面。
到了救援抢险后期,天又下起了暴雨,一连几天都是倾盆大雨,战士们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有的战士被晒得中了暑,坐到帐篷底下喝一支藿香正气液,休息一阵,又奔赴哨位,一直坚守到救援抢险工作结束。史祥生和苏文杰不断地把饮用水和泡好的方便面送到执勤战士的手上,有时还替换他们站岗,带着他们巡逻。
武警指战员凭着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忍受着烈日熏烤造成的巨大痛苦和暴雨带来的极度不便,掌控着救援抢险区域的秩序和安全,保证救援抢险工作顺利进展。
为了人民的信任
五天五夜的时间过去了,从尚且完好的左洞向右洞挖横洞解救和从塌方的右洞正面挖小导洞解救的两个方案因地质结构复杂而进展缓慢。坍塌洞里没有传出一点消息。里面还有没有幸存者?如果有的话,他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怎样?在一团漆黑的地下,没有饮水和食物,他能否坚持下来?前线指挥部的领导忧心如焚!参加救援抢险的工人和武警战士同样焦急万分!
经过缜密研究,指挥部领导和专家提出使用现有的110毫米钻机从塌方隧道外面顶部向下垂直钻孔,先探明塌洞内部情况的方案。目的是,其一塌体后面有无空腔,其二被埋机械的位置,其三被埋工人是否幸存。这是耿家庄隧道塌方救援抢险最后的攻坚战!成功与否在此一举!武警预备队上!指挥部领导把垂直向下钻孔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史祥生率领的武警交通部队。
史祥生一声令下,苏文杰立马带领一个班7名战士冲上山顶!一连几天,烈日炙烤着大地,隧道顶部的黄土被熏烤得滚烫,正在奋战作业的武警战士们脚掌脚面被烫出一连串的燎泡,头上戴的安全帽更像热鏊子箍在脑袋上。战士们按照专家制订的钻孔方案,从掌子面呈“梅花点”向洞口方向钻孔。山顶距隧道顶部距离30多米,地质结构是土石混层,打通一个钻孔需要三四个小时。天气越来越热,气温越来越高,想到被埋在地底下的工人,战士们咬着牙坚持在烈日下作业,下钻,起钻;起钻,下钻……完不成任务,决不下火线!山顶的钻孔作业一刻也不间断地进行。
7月27日下午3点钟,打通第8个探孔。每打通一个钻孔,战士们都要不停地敲打钻杆,呼唤亲人,呼唤生命,呼唤希望……可是下面没有一点点回音。
7月27日下午6点钟打通第9个钻孔。就在钻通的一刹那,战士们首先感觉到打到铁皮上面了,继而发现探洞口有蓝烟冒出,同时闻到柴油燃烧以后产生的特殊味道。经验丰富的苏文杰立即作出两个判断:一是探洞打偏了,打到装载机驾驶室顶上了;二是装载机发动机还在工作,极有可能是幸存者所为!他立即派人向指挥部领导汇报,同时校正探孔位置,开始打第10个探孔。
7月27日晚上10点钟,第10个探孔刚打通,上面的武警战士王晓杰、苏宏发、崔玉浩刚敲了几下钻杆,下面就传来微弱敲击钻杆的声音——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呼唤!洞顶上武警战士们激动的泪水伴者喊声,一边呐喊,一边朝山下狂奔……
生命通道 通向生命
守候在隧道口的指挥部领导和救援抢险人员听到塌体里面还有生命的消息,顿时雀跃欢呼起来……七天七夜的救援终于得到了回音!168个小时的奋战没有白费!指挥部领导和专家随即作出两条决定。其一,充分利用山顶钻孔通道,与幸存者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输送食物、药品,确保其生命安全;其二,加速左洞向右洞的横道安全掘进速度,尽快救出幸存者。
利用钻孔通道联系幸存者、输送食品饮水药品的任务自然落到武警部队头上。
7月27日深夜11点钟,史祥生和苏文杰按照指挥部的安排,顺着探孔钢管下送监控探头,地面监视屏上立即出现微微晃动的黑头发。接着又把对讲机放下去,幸存者王入彬就和地面对上了话。苏文杰拿起话筒和王入彬通话:“王师傅,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把你救出来……”王入彬激动地回答:“我一定坚持到底,一定活着出来继续建设高速公路……”接下来王入彬说:“我饿得不行……渴得不行……”苏文杰立即把情况向指挥部领导报告。这时在地下50多米深处待了七天七夜的王入彬显得有些急躁,苏文杰不停地和他唠家常,暂时稳住了他的心情。指挥部根据这一情况,专门指派了包括苏文杰和几名武警战士以及两名工人在内的谈心小组,对他进行心理抚慰。
2011年7月29日下午1点30分,在瓢泼大雨中从左洞向右洞的横通道打通了,救援人员很快救出了在塌体中埋了八天八夜的装载机手王入彬。史祥生、苏文杰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通讯员 苏玉池)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