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勤俭日 今天你节俭了吗?

2011-11-01 08:5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山西师范大学绿色先锋队的学生们组织开展以废旧电池换竹筷的“筷乐之行”活动,旨在通过此项活动,提高师生们的勤俭节约意识。 张昊 摄


旧物巧利用 废物变为宝
“哗、哗……”一张张复印的资料从打印机里出来,在市区秦蜀路某家广告公司做打印员的张莉正在很熟练地整理着资料,在整理的过程中,记者无意间看见这样一个小举动,张莉将没有复印好的纸张单独放出来,等到全部复印好之后,又随行将这些废纸拿回办公室,“每次印资料,至少有2张或3张是废弃的,一张A4纸撕成4小份,岂不是变成一个很小的记事本吗?闲暇时,我还会用彩笔在小记事本点缀些花纹、图案,比商店里卖的都好看。现在我们办公室的同事被我影响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小本子。”张莉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张华出生在农村,从小家庭条件差。大专毕业以后,就在这家公司打工。“可能是家境的原因,让我养成了能省就省、能用就用的习惯。在公司呆了快两个月了,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这些废旧的纸张,我舍不得丢掉它,反面也是可以写文字的啊。瞧,我抽屉里还攒了些,准备给其他办公室的同事们用。”张莉说道。
过惯“苦”日子 勤俭成习惯
深秋的早晨,徐徐清风吹来,带有丝丝寒意,刚在市区建设路练完拍手操,近七旬的孙正秦奶奶正在用手绢擦头上少许的汗珠。记者上前与孙正秦奶奶聊起“勤俭”的话题,她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但不节俭的现象却很多了。在饭店吃饭铺张浪费、买高档衣服……”
孙正秦奶奶是一名退休工人。“我是从一穷二白那个年代过来的,生活条件不好,连衣服都是自家姐妹轮着穿,从小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勤俭对我来说就是个习惯!”“大概受我的影响,现在全家人都很注重节俭。节约用水、用电,早已是多年的习惯。她无论什么时候,口袋里都有一块手绢,从不用餐巾纸,在家里她还会将淘过米的水用来洗墩布、浇花等。”孙正秦奶奶说。
节省是王道幸福不打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快捷、实惠的网上购物已经成了很多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降低生活成本,不降低生活质量”已成为新时代的省钱心得。
结婚当天,新娘无疑是全场最美丽的主角,婚纱自然也成了新娘子的重头开销,而且基本上只会穿一次,这个钱怎么省可是有学问。
“现在的婚纱好贵啊,好的婚纱租一天得1000元,差不多的也得600多元,而定做婚纱价位也在1000元左右,我都负担不起的。”家住市区阳光小区的胡琳女士说。今年26岁的胡琳是市区一家酒店的服务员,每月收入近1000元,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她,决定在网上研究。
胡琳在市场经过试穿,选定了一件纯白色泡泡袖的公主款式婚纱和大红色的小礼服,然后通过网络购买了这款婚纱,“婚纱礼服一定要试穿,同样的款式穿在身上差别很大,但是网上也有不少厂家在直销婚纱,相同款式的至少能省下300元钱,这样既节省很多了开销,漂亮的婚纱穿在身上的感觉却不会打折。”胡琳乐呵呵地说道。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