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亢亚莉)“要袋子吗?大的三毛钱,小的两毛钱。”6月20日,记者在位于体育街的一家超市购物时,收银员对记者如是说。
6月1日是“限塑令”实施6周年的日子。记者走访市区多个超市、服装专卖店、农贸市场发现,部分商家为了响应“限塑令”,将塑料袋划分为“收费区域”,以此来限制消费者使用塑料袋。
当天下午,记者在百汇批发市场看到,仅塑料袋批发户就有七八家,各式各样的塑料袋被摆在摊位上,不时有顾客上门购买。据了解,每天都有大量的塑料袋从这里流向城区的各个市场和摊点。
常年经营塑料袋批发生意的张先生介绍,塑料袋要看是自己使用,还是作为商业用途,他表示,装馒头常用白色的袋子,菜市场用来装菜的,基本都是彩色的,每把大概有150个。他销售的塑料袋都是从河北批发市场购进的,有几十个品种,有用来盛放熟食的,也有用来盛放蔬菜和水果的,还有盛放渔产品的。“根据大小不同,薄厚不同,价格也就不同,但一般都是两三元钱一把,像这种黑色的大塑料袋每个平均价格也就几分钱,如果需要特殊型号的,还可以定制。”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财神楼的一家服装专卖店,在结账处,工作人员对一位准备结账的顾客说:您好,袋子是收费的,每个一元钱……”记者观察发现,虽然已被告知袋子是收费的,但是很多顾客还是很痛快地“买”下来。除此之外,记者走访中发现,在超市的水果、蔬菜等散装品货物的旁边还有很多连卷塑料袋,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人为了“逃避”使用收费的塑料袋,经常会选择多拿几个这样的袋子。
一位正在购物的市民表示,“限塑令”仅仅依靠价格杠杆来维系,那么只是把无偿提供塑料袋变为付费而已,最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倒便宜了商家。我认为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上加大力度,社区的宣传栏及主管部门多举办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限用塑料袋的宣传、引导,只有大家都认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才能真正杜绝塑料袋的使用。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