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幸福的抹灰工兄弟

2012-05-10 08:3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为零距离走近这些朴实的抹灰工人,近日,记者来到司乘公寓楼,与芦师傅兄弟两人隔窗细聊。从芦如士口中记者得知,他是工地上抹灰工人的领班,20多天前才进入工地。看着摇摇晃晃的吊篮,记者问道:“这里的安全措施有保障吗?”芦如士放下手中的抹灰刀说道:“我干这一行有30个年头了,站在吊篮上是最安全的了,刚入行时是有点害怕,现在都习惯了。”为了尽快完工,芦如士兄弟俩带着十几个工友每天忙碌在工地上,除了每次吃完饭歇息片刻外,其余时间全在空中。“干得再快也要保证质量,工程监理部对这方面要求特别严格,光外墙抹灰就要分五层,包括保温砂浆层、钢丝网层、二次保温砂浆层、网格布层、抹面层。”芦如士告诉记者:“抹灰属于又脏又累的体力活,要把搅拌均匀的水泥涂到墙面上,然后用刀具涂抹均匀,最后修整得又光又平,除了需要技术,更需要体力,这种活,笨一点的人绝对干不了。”说话间,记者发现,尽管芦如士干活的墙面是背阴面,但他的脸上已经渗出了汗水。
陪同记者的该项目工程部技术员李璞告诉记者:“这些工人大多是河南人,干起活来都很主动、也很卖力,就算给他们放假,他们自己也不放假,因为他们抓紧时间做完活后,还有其他活需要干,这些工人经常说的四个字就是多劳多得。”当记者向芦如士问起工人们的待遇时,他嘿嘿一笑说道:“在这里干活很放心,一是工资能按时发,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工资;二是我们的伙食也很丰富,基本上每天都能吃上肉食。”谈及对城西客运站的看法,老芦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在很多工地上都干过活,光在临汾就干了6年了,城西客运站的建设很有特色,建成后绝对在全省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在临汾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候,它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聊天中,记者得知,其实芦如士弟兄四个都是干这一行的,老大和老四在另一个工地上,他和老三在这个工地。这些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很多建筑都留下了他们的“杰作”,每年只有在秋收和春节时才回趟家。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多挣点钱回家”。
告别了芦家兄弟,走出工地,记者再次回头,还能依稀看到芦如士两兄弟正攀爬在司乘公寓的外墙上。他们很辛苦,但是他们内心很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再辛苦点,家人就会更幸福点,城市也会更美丽点。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