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景区钓出“食人鲳”?管理员称是普通的红鲳鱼

2012-07-27 10:4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尹飞)日前,钓鱼爱好者刘师傅给打来电话,称22日下午他在临汾市汾河景区平阳桥下钓鱼时,旁边一位渔友意外钓上来一条形状奇特的鱼,酷似网上曾出现过的袭击人的食人鲳鱼。随即,记者前往刘师傅住处了解情况。
据刘师傅讲,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前往汾河边钓鱼,也因此认识了许多渔友。22日下午5时许,他正专心钓鱼时,旁边的几位渔友突然骚动起来,有几位渔友还发出了几声惊呼,他急忙起身去看个究竟。原来,一位王姓渔友钓起一条奇怪的鱼,这条鱼全身呈灰黑色,腹部呈红色,体重应该在一斤左右,最为奇怪的是,这条鱼长着锋利的牙齿。回家后,刘师傅仔细上网查看了食人鲳鱼的资料,越看越觉得这条鱼酷似“食人鲳”,于是便拨通了热线电话。
而当记者提出希望能与王先生当面交流时,刘师傅称,因为是在钓鱼时认识,王先生的电话和住址都不太清楚。
24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平阳桥下,见到了钓到所谓食人鲳鱼的王先生,他告诉记者,“22日下午他确实钓到了一条外形奇特的鱼,但具体是不是“食人鲳”,他也不清楚,当天下午他将这条鱼送给了景区管理员,后来这条鱼的去向就不太清楚了。”按照王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到汾河管理处找到了当时的管理员,这位管理员十分肯定的说:“那不是‘食人鲳’,就是普通的红鲳鱼!”他告诉记者,这条鱼在王师傅送给他没多久后就死掉了,当时他就把鱼扔进了垃圾桶。随后,记者拿出了几份食人鲳鱼的资料图片让这位管理员辨认,很快就被他否定了,他告诉记者:“资料上说食人鲳鱼的牙齿为三角形锯齿状,而王师傅钓到的鱼虽然牙齿尖利,却是普通的锥形。”说到红鲳鱼的来源,这位管理员告诉记者,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些善男信女的放生行为,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用大泡沫箱子整箱整箱的将买来的大小鱼倾倒进汾河河道内,甚至有人图省事,直接从桥上将鱼倒进汾河。随后记者见到市水利局水产站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没有标本,没有图片,无法确定是不是“食人鲳”。
但从常理上讲,“食人鲳”属于热带观赏鱼种,一般在低于14摄氏度的水中无法生存,是红鲳鱼的可能性不小,在临汾应该有人在温泉里专门养殖这种淡水红鲳鱼,供人食用。
记者试图联系到曲沃县养殖红鲳鱼的养殖户,但却未能如愿。随后记者又到市区几家大型的水产批发市场,的确发现有水产店在销售这种食用型的红鲳鱼,外形酷似“食人鲳”,但身体颜色及身体大小及牙齿却与“食人鲳”有较大区别。接着记者又走访了临汾的百汇、南外环等几家大型花鸟鱼市场,均未在市场内发现食人鲳的踪迹,且大部分热带鱼的销售商也都清楚“食人鲳”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鱼种,所以在市场基本买不到。
据了解,2000年,国家渔政部门就曾下发《关于查处食人鱼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的人鱼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没收并销毁,并严禁将食人鱼放入自然水域。
相关链接:“食人鲳”也叫水虎鱼,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脂鲤科,鱼体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喜欢在晨昏活动,性情暴虐。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2℃-28℃,秋冬季节特别适合其生长,当养到一定程度时,其攻击性增强,是一种凶恶的鱼。它个头不大,但因其颈部短,头骨特别是颚骨十分坚硬,上下颚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及坚硬的木板,甚至能把钢制的钓鱼钩咬断。它们一旦闻到血腥味,就会用锋利的牙齿攻击猎物,直到其剩下一堆白骨。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还经常攻击靠近河水的人类。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超过1200头牛被“食人鲳”吃掉。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