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临汾段:从“龙须沟”到“民生河”

2012-07-31 10:33:00 来源:新华网

“前些年,临汾人锻炼、散步只能在街道上转圈圈,现在治理了汾河,我们拍婚纱照都不用去外地取景了。”在报社工作的李虎威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家乡临汾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山西临汾市一度以糟糕的大气、水污染闻名于世。本世纪初,在全国环境监测重点城市里排名靠后。
深受污染之害的临汾近年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2010年,临汾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3天,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序靠前,彻底摘掉了大气污染的“黑帽子”。
临汾的水污染主要是汾河的污染,和大气污染一样,污染源同样来自汾河两岸星罗棋布的煤、焦、冶、电企业。
“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是‘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提起几年前的污染,临汾市常务副市长赵建民至今心绪不平。他说,那时候河滩中垃圾遍布,拾荒者甚至在河道里构筑起一道道临时居所。两岸五小企业的污水直排汾河……“母亲河”成了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2009年,临汾开始大刀阔斧治理汾河水环境:一是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前后共取缔、拆除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拿GDP换生态恢复;二是斥资14.9亿元对汾河城区段进行深度治理,先疏浚河道,清除淤泥,再进行河道蓄水,治理生态湿地,最后进行休闲景观建设,将汾河整体改造成为公园。
经过3年的努力,临汾城区段初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驻足今日临汾,触目所及的是“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汾河成为临汾市民休闲、消暑和营生的“民生河”。
“汾河公园建成后,成了大家的‘公共客厅’,人们早晨锻炼,晚上散步,其乐融融。”李虎威说。
汾河公园还成为“城市绿肺”,改善了市民的环境。汾河治理工程工作人员王一霖说,公园里的水面绿地每日可吸收大量废气、二氧化硫、粉尘,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完成城区段治理后,临汾市近期拉开了汾河境内全流域的生态治理大幕:继临汾之后,襄汾汾区段也已完成了生态治理,洪洞、霍州正在进行中……完成生态修复后,汾河两岸还将先后实施交通道路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等工程。新华社记者 梁赛玉 叶健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尧都交警女子岗亮相东城

 

下一篇: 雨中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