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记者在市政公用局了解到,市区内主排水道以铁路为界,路西东西向有6大排水系统,路东南北向有3大排水系统。支干排水道有“五纵”、“七横”及环城等构成市区排水管网。
路西东西向分别为南外环排水、尧都区学校排水、师大排水、鼓楼西排水、后楼底排水、河汾路排水等6大排水系统;路东南北向分别为上康东排水、上康西排水和下康排水系统。
在这6大排水系统中,建设于1992年的尧都区党校排水、师大排水和河汾路排水是最早建设排水系统的;路东的上康东与上康西排水建设于1986年。据悉,这6大系统的排水全部并入污水厂管网。
而“五纵”、“七横”排水支干道多建于上世纪1982年、1990年代,2000年以后建设的屈指可数。
市政公用局设施管理人员介绍,上世纪建设的排水道大部分都是砖拱式的,而且横断面直径也小,进入2000年以后市区建设的排水管道步入正规,横断面采用科学方法计算,科学设计,横断面都大于上世纪建设的排水道。就目前市区的排水支干道,短时间内要收集类似北京、天津那么大的暴雨,后果也是个未知数。
就排水而言,鼓楼北大街与向阳路十字路口就是明显的例子。该十字路口与位于平阳北街的第四人民医院高低落差达13米,从向阳路收集雨水到该路口转向北城壕排水管道。遇到大雨,这里就会形成压力巨大的水锤,将附近的雨水井盖顶起,形成“趵突泉”,严重时甚至损毁路面。
北城壕、西关明渠是比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重点地段,长期以来,由沿渠周边居民向明渠内及两侧倾倒的建筑、生活垃圾形成的垃圾坡使渠道变窄,河床抬高,并且坡度陡峭,随时都有滑坡、塌方造成堵塞明渠的隐患,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部分居民违法乱搭、乱建,不仅侵占了河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还给今后的防汛工作造成诸多不便,给排除隐患,进行抢险增加了难度。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