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复杂的区域,我们越不能乱了方寸,需要挤出更多的时间谨慎而耐心地去处理。”在王海滨及其他几位民警的努力下,万通辖区的刑事、治安案件下降50%。因为夏季是案发高峰期,以前他们一天之内出过25次警,而现在一天最多出警七八次,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民警是老人的朋友
2009年来到万通警务室的民警李统政告诉记者,他们负责的辖区内有29户空巢老人,而且每户都留有王海滨的警民联系卡,无论哪一户,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接到老人们的电话,王海滨都会亲自和民警上门一探究竟。
“给老人们倒垃圾、提水,那是太平常的事了。”李统政说。今年77岁的娄金花是万通社区的一位空巢老人,由于儿女都不在身边,生活非常艰难。王海滨得知娄金花的事后,总会定期去看望老人,帮忙做一些家务。
万通警务室还设有专门的慰问小组,他们会不定时地看望辖区内的空巢、孤寡老人。逢年过节,慰问小组便会凑钱为老人们买一些补品。
细微之处显真情
采访中,恰巧有一位市民拿着锦旗来到警务室。“早就想当面对咱们派出所的民警表示感谢,可一直出差在外,所以才拖到现在。”家住光明小区的华女士感激地将一面写有“雷霆出击破案神速公正廉洁为国为民”的锦旗送到了王海滨的手中。
原来早在2011年12月27日,华女士的手机接二连三地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刚开始时偶尔收到此类短信,但后来这种短信越来越频繁,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收到一条,我感到非常气愤,但不知如何是好。”骚扰短信持续了两个多月,华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于今年2月14日,向万通警务室报了案。用华女士的话来讲,报案也只是图个心理安慰。可令她十分意外的是,就在她报案回家后不到10分钟,便接到民警打来的电话,“事情已经有了结果。”“咱们派出所不仅办事效率快,而且处理结果很公正,我很满意。”事隔数月,再提及此事时,华女士仍然显得很激动。
群众的事无小事
“很多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扩大,甚至发生无法预料的结果。所以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只要是老百姓的难事,我们就应尽全力去解决。”王海滨说。王海滨有个习惯,就是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从警到现在,他的工作日记本可以堆成一座小山。每天做了什么,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字里行间,反映出对工作的严谨态度。
在万通警务室,记者看到了一面写有“热心为民办事认真”的锦旗,这是魏村镇遆文芳对王海滨所表达的谢意。
2012年5月,王海滨值班期间,有位市民把捡到的一个钱包交到万通警务室。钱包里有身份证、银行卡等,王海滨首先通过身份证提供的地址,找到魏村镇的村主任。村主任通过村广播站向全体村民告知此事,听到广播,遆文芳的父亲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女儿把钱包弄丢了,民警给送回来了。前后用了5天时间,王海滨终于找到了钱包的主人,并物归原主。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海滨不会忽视百姓反映的每一件小事。
他经常为群众追回遗落在出租车上的手机,帮助拾金不昧者找回钱包的主人……“群众的事就是大事。”这就是王海滨,一位普通民警多年来的工作写照。
王海滨和民警们在闹市区巡逻与街面管控,区域内的治安案件明显下降,他们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赞扬,也得到了上至省公安厅,下至街道办事处的褒奖,仅王海滨个人从1999年至2012年,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称号达23次。
记者 王隰斌 尹飞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