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振荣 董英 李柏运)“感谢国家的社保好政策,装上假肢后,我走路方便多了,要不是你们,我今天根本就不可能站着和你们说话。今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自力更生,撑起一个幸福的家来报答你们。”这是工伤职工朱双喜近日对前来看望他的市人社局局长卢洪顺一行人说的一番肺腑之言。
谈起20年前遭遇的不幸,说起安装假肢后得到改善的生活,朱双喜简洁、朴实的话语中,都是对党和政府、对人社局同志的感谢。据了解,我市从2010年起,把国有、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待遇纳入工伤基金统筹,截至目前已有3300多名“老工伤”纳入。
今年44岁的朱双喜,曾是安泽县岭底煤矿的一名职工,1994年他在一次上班时,双腿被塌方严重砸伤,导致腰部以下双腿完全被截肢,承受着伤残的痛苦,无力支付治疗需要的巨额医药费,朱双喜只能回到家中,从此床上到轮椅、轮椅到床上,成了他每天的生活轨迹。由于家里的支柱倒下了,经济无来源,以后的生活怎么办?一家人一筹莫展,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与绝望之中。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他所在的企业破产后,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朱双喜以老工伤人员待遇纳入了工伤保险基金统筹范围,享受工伤医疗和辅助器具配置等待遇。
在深入了解朱双喜一家遭遇后,卢洪顺局长等一行人先后多次专程看望慰问朱双喜,并反复叮嘱相关工作人员,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个家,让这个家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帮助落到实处。连日来,在市人社局工伤保险中心运作下,按照朱双喜本人身体的实际情况,多方咨询康复专家,设计治疗方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出钱,送他到尧都区残疾人假肢矫形器康复中心安装轻便、坚固的新型假肢,并在康复中心医生耐心细致地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经过近二十天的康复治疗,截瘫二十年的朱双喜重新站起来了,迈出了他梦寐以求的第一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这仅仅是市人社局转变作风,重心下移,服务基层,解决难题,践行群众路线教育的一个缩影。该局上至领导,下至职工,本着对“为民务实清廉”的信念,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坚守,对“不偏不虚不空、不走过场”的坚持,以百分认真的态度、百分坚定的决心,做到边学边听,边查边改,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推动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有了新的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得到了新的实惠,从而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