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超市里的散装食品又到了销售旺季。在超市里,散装食品的种类琳琅满目。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散装食品非常方便,吃多少称多少,不浪费又省钱。”可在一些超市里,散装区域并没有设置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一些散装食品虽然有防尘罩,但大多形同虚设,即使超市为顾客提供铲子或夹子等工具,也无法保证消费者不与食品直接接触。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我市几家超市发现顾客对散装食品随便摸、随便尝的情况时有发生,超市中散装食品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类商品。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散装商品的关注却并不多,市民在超市中购买散装食品存在隐患,市消协提醒:买散装食品要“三看”:一要查看商场、超市食品生产操作和销售环境是否干净整洁。二要注意观察商场、超市内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是否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时,还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销售工具,还要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三要仔细查看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内容,内容不齐全的食品,要慎重选购。
“儿子喜欢吃零食,平时常会去超市买一些散装的水果、山楂片、饼干回家,买的时候直接装到袋子里称重,还真没有注意过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与郑女士一样,市民王女士也时常在超市购买一些散装的肉类食品。她同样也很少留意这些商品的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王女士认为,超市销售的商品都是有质量保证的,只要产品不变质就不存在过期问题。她还告诉记者,平时选购这些散装食品多靠感觉,关心的也大多是价格。
记者发现,炎炎夏日,市民爱吃的各种时令水果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西瓜、哈密瓜等,在一些超市也存在“裸卖”现象。记者留意到,有些已经分割成两半的西瓜事先被保鲜膜裹好放置在货架上,只有等到消费者拿去柜台称重后,才会被贴上标签,这时候才标注上包装时间。这样一来,真实的包装时间就被消费者忽略了。
在市区某超市,一位市民正在挑选坛装泡菜,摆放的器皿防尘罩被顾客自行打开,在挑选的时候还不停地挑挑拣拣,一些看起来并不让她“满意”的小菜都被她扔回器皿中。 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