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家电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近日,记者走访东营各大商场、维修店了解到,部分小家电出现故障后的维修费用赶上了购买价格时的一半,甚至有的小家电维修费用超过了购买时的价格,这让不少小家电成了“一次性消费品”。
近日,家住解放路的张女士遇到件头疼事,她家的吹风机坏了,跑了几家维修点,发现维修和买个新的价钱差不多了。记者随后走访发现,眼下电吹风、电磁炉、豆浆机等小家电早已普及,当小家电发生故障时,不少人因“维修难、维修贵”选择了再买一台新的,小家电已逐渐成为“一次性用品”。
是修?是丢?市民表示很头疼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吹风机买时花了100多元,才用了一年多,“找了几家店,修理费用都在70元左右,觉得不划算,只好再去买个新的”。
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卖场发现,吹风机价格多在几十元至300元之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张女士有类似遭遇的市民不少。市民陈女士说,前段时间电风扇坏了,拿去修却告知需50元,最后只好自己在家修,“我买时才花了80元,电风扇去修都划不来,更别说电吹风、剃须刀之类的了,坏了就直接买新的。”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当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出现故障时,不少市民会找人修理,而诸如手机、吹风机、DVD机、电磁炉等小型家电,因为维修费用太高则成了“一次性用品”了。
为何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某品牌家电销售人员王先生说,大多数家电产品主要配件出故障时都已经出了保质期,同时,多数家电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只有生产厂家才能提供。如果市民需更换配件,只能按厂家定的价购买,因为这种规格、型号、功能的配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另外,生产年代越早的产品,配件价格越贵。“许多配件售后根本没存货,都是有需要了,再从厂家调货。”王先生说,这也是维修费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王先生认为,家电产品维修费用高,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厂家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有可能故意将维修价格定高。“有时候,我就建议人家买个新的算了,其实我们修一下,维修工也只能赚个手工费。”王先生说。
如何解决?市民建议“以旧换新”
“修吹风机之类小家电的人越来越少了。”向阳路的一家家电维修店店主说,小家电检修过程复杂,拆装、检查、修理,加起来要两三个小时,再加上维修零件的费用,达到百元很正常。“有些客人提着小家电来修,问了价后又走了,他们觉得还不如买个新的。”广宣街上一位维修店店主更直接,“如果是线路烧了,修修还行,要是硬件坏了,我劝你还是换新的算了。”
“修不起”的小家电如何处理?也让不少市民为难,市民杨女士说,家中电磁炉坏了一年多,搁着占位置,扔了又觉得可惜,“实在是左右为难。”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市民赵先生提了个建议,“如果小家电能像电视、冰箱一样‘以旧换新’就好了,既解决了维修难的问题,又可以让厂家回收合理利用。”在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品种繁多的电子垃圾也随之而产生,这些多数有硅、锌、锡、铅、汞等物的电子废弃品,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难题。如果能将故障电器的有用配件回收,肯定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环境。
据了解,我市一些家电销售商也组织过类似的小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比如拿一个旧电磁炉过来,可以当50元或者100元用,这是商家和工厂联合让利的模式,等于让顾客以旧换新,但这些小家电以旧换新的活动也不常有。一位市民说:“2009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等几部门联合公布《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规定一共有空调、洗衣机、冰箱、彩电、电脑5大类家用电器可以以旧换新,由财政部拨款补贴。而对于一些小的家电,则没有这样的规定。如果像电饭锅、电磁炉、吹风机等小家电也能开展类似的以旧换新活动,既减少资源的浪费,也给商家、顾客带来实惠。”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