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六举措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2012-11-29 10:09:19 来源:未知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锋)今年以来,乡宁县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从6个环节入手,大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县一是抓好综合监管环节。县卫生部门借助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平台,建立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重大节日、重点品种、重点部位专项整治活动6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及联合执法检查5次,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管好种植养殖环节。县农委严格规范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进行安全管理,印发农产品质量宣传资料2万余份,深入一线组织农民培训10余场次,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县畜牧部门严把惠民养殖场存栏奶牛的饲料采购,索证索票和检验关,加强奶站管理,从源头确保奶制品质量安全。

三是盯好生产加工环节。县质监部门严格监督17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45家小作坊,督促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健康管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相关制度,保证不合格食品不出厂、不流通。到目前,质监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执法人员80人次,没收不合格产品货值金额6000元。

四是搞好流通服务环节。县工商部门以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为契机,在市场巡查中,对登记在档的573家食品经营企业严格按照“六查六看”的内容,逐步逐项进行检查。同时,加大了对农村小食品店、个体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餐馆的检查力度,有效地增强了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5次,检查食品经营户886户次,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0起,罚款21500元,查获假冒伪劣食品600公斤,货值17000万元。

五是搞好餐饮消费环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对登记在档的243家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严格执行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原料进货溯源制度。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检查餐饮业、食堂512家(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1850余公斤、三无产品624余公斤。

六是检好生猪屠宰环节。县商务部门切实把好检疫、待宰、检验“三关”,明确规定进厂宰杀的生猪不经畜牧部门的检疫,没有生猪产地的防疫耳标,一律不准进厂屠宰;进厂生猪不经24小时的观察一律不能屠宰;宰后生猪产品没有畜牧动检部门的检疫章和生猪定点屠宰厂的肉品检验章一律不准出厂,确保全县人民吃上了“放心肉”。截至目前,生猪进点屠宰4156头,检出病死猪8头,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