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火锅成“祸锅” 燃气安全须牢记

2012-11-30 08:45: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 亢亚莉)冬天,气候寒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享受浓浓的亲情氛围,成了很多市民的不二之选。日前,山西寿阳一火锅店发生爆炸事故,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那么,我市的火锅店能否让市民吃得安心呢?11月27日,记者对市区的一些火锅店进行了探访。
    火锅店:多数使用液化气
    11月27日12时许,记者走进位于秦蜀路的一家火锅店时,已有零零散散的客人落座准备就餐,现场看到,店内每个餐桌底下都有一个液化气罐。“我这火锅店开了近6年,一直使用罐装液化气。”该店老板黄女士介绍,店内所用的液化气罐全部是5公斤装,都是由市区正规的液化气供应站提供。
    谈到这次晋中市寿阳县喜羊羊火锅店的爆炸事故,她忧心忡忡地说:看到这则新闻后,自己心里很难过,听说是液化气泄漏导致的,说到底还是大意了。这两天,我正考虑着是否换成电磁炉锅子,这样比较安全,现在桌子都买好了。”黄女士还表示,其实在前两年就考虑过用电磁炉,但是,因为电磁炉对电压的要求比较高,改造饭店电线线路不说,遇到用电高峰期还有可能造成停电现象。比如一桌客人正在吃饭,突然停电了怎么办?相比之下,还是使用液化气比较实用些,这真令人很纠结。
    以前,黄女士每天早晚都会检查液化气罐是否安全,现在则比以前检查得更细了。她说:每天,我和工作人员都会随时检查气罐是否漏气,特别是用气高峰,以及晚上服务员全部下班之后,我都要把液化气罐逐一检查,如果发现减压阀漏气,自己就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减压阀拿出来给换上。”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市区贡院西街山西师范大学附近,只见一条巷子里分布着七八家火锅店,随意走进其中一家火锅店,就能看到一个个小液化气瓶安放在每张火锅桌底下,一根软管将气罐接到炉子上。记者问:寿阳一家火锅店因液化气泄漏发生爆炸,致很多人遇难的新闻你们看了吗?”一位服务员说:看到了,我们已经仔细检查了店内的所有液化气罐,没发现有漏气的现象。”在另一家火锅店内记者发现,包间使用的是电磁炉,而大厅内则用的液化气罐,一服务员介绍,之所以分为两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而且遇到停电或没气等现象,都可作为备选。
    在市区郭家庄附近的一家火锅店里,楼上楼下坐满了人,这里用的也是小型液化气罐。记者走访市区的多个地方发现,使用液化气罐的火锅店尤为普遍。
    市民:“气罐”火锅有氛围
    在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比较喜欢使用液化气加热火锅。“吃火锅讲究的是热闹,用液化气加热火锅比较传统,更有吃火锅的感觉,让人能轻易融入那种氛围。”他们还认为,电磁炉虽然方便,但是加热比较慢,但寿阳一家火锅店爆炸的新闻也着实让喜欢吃火锅的人们惊出一身冷汗。家住尧都区的张女士说,出于卫生、安全方面的考虑,她在选择火锅店就餐前会特别留意是液化气还是电磁炉,尤其听说火锅店爆炸事后,就更不愿意去使用液化气的火锅店吃饭了。
    当记者询问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罐、是否了解液化气罐的使用年限时,大多市民含糊不清。体育街一销售油炸类食品的流动摊贩说,她每次都会从正规液化气站购买液化气,但是对于连接气罐与炉灶的塑料软管寿命问题,却一直含糊不清。
    大多液化气罐使用者表示,发现液化气快要用完后,都有过把气罐放倒或使劲摇一摇,再者就是用热水为气罐“泡脚”,这样还能继续使用罐内的残留气。位于东赵巷一家面馆老板王师傅说:这液化气罐都是钢制的,看起来挺结实,只要不遇到明火,应该没啥大问题。我这么大年纪了,家里一直使用液化气,气不足时有很多土办法继续使用。冬天时气总是小,就用脸盆装上热水泡一泡。”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多数市民则表示,除了市民自身要加强安全用气的意识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火锅店的监管,餐饮企业更要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检测。
    燃气办:错误用气很危险
    冬季是液化气事故的高发期。由于气温较低,液化气的压力变小,一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采取火烤、水烫、摇晃、倒放等方法,为了多用片刻,而不顾生命危险。
    那么,这些做法对不对?这样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作为液化石油气的主管部门,在液化气的安全使用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公用局燃气办主任侯福林。他说:有些市民为了能让液化气多用一阵子,就往钢瓶上浇热水,或用热水来泡液化气罐,还有晃动气罐的做法都是不对的,这样做非常危险,极易导致罐内压力突然增大而引发爆炸事故。”
    为确保市民的用气安全,11月27日,市政公用局燃气办就“山西寿阳火锅店”发生液化气爆炸事故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强调市区液化气行业一定要以寿阳液化气爆炸事故为警示,消除麻痹,切实抓好安全供应和安全使用的各项工作,为自身的安全运营夯实基础,坚决遏制和杜绝液化气事故的发生。
    侯福林强调,市区燃气经营企业必须坚持安全事故第一时间报告制度,严禁对超期未检及报废钢瓶充装,加强对充装环节的管理,认真对隶属配送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深入开展对各类用户的安全宣传。
    侯福林还表示,从即日起,市燃气办将组织执法人员对市区燃气企业、经营门店、商业用户进行全面检查,着重完善企业安全措施,规范用户使用行为,促使市区液化气行业安全运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害。此外,市政公用局还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广大群众如发现危害自身及他人的燃气安全隐患,应及时拨打举报。
    举报电话:2027126
    质监部门:不让“问题”罐成“炸弹”
    安全大于天,防患于未然。山西寿阳“11·23”事故发生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尧都分局快速反应,11月25日,迅速召集全局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统一思想,吸取“11·23”事故的教训,并立即制定了“百日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方案,对市区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问题严把关口。
    11月27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尧都分局局长席永贵亲自带队,与该局特种设备监管人员一同深入市区部分液化气充装站,集中进行了突击检查。
    “我们通过对液化气充装站突击检查的方式,主要查看其充装记录是否健全;充装是否粘贴相关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是否存在充装过期钢瓶和报废钢瓶等现象;以及是否向消费者宣传液化气瓶安全使用的基本常识等,来为出站的液化气钢瓶进行严格把关。”席永贵说。
    在对位于尧都区亢家庄的“临汾鸿安液化气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中,质监执法人员刚一进门,恰逢几辆刚刚充装完毕的车辆正“整装待发”,经过认真查看,车上放置的32个液化气钢瓶全部合格。
    “作为液化气的充装人员,必须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对待每一个自己经手的液化气钢瓶,必须做到健全充装记录,自觉抵制向过期钢瓶和报废钢瓶进行液化气充装,确保自己和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后,席永贵与该公司的充装人员就如何做到安全充装、规范充装以及强化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该公司负责人梁艳莉也当场表示,作为充装单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绝不向过期钢瓶和报废钢瓶进行液化气充装。同时,进一步加强员工、配送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气站安全管理知识的深入学习,为每一个出站的液化气钢瓶拧紧“安全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使用液化气钢瓶?一旦发现泄漏,又该怎样应对呢?就广大用户关心的问题,席永贵现场为大家支招。
    “如何保证液化气钢瓶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容小视。因此,要想把好安全这一道关口,用户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液化气的安全常识。”据席永贵介绍,虽然液化气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同时也隐藏着危险。
    液化气钢瓶是通过橡胶软管同灶具连接的,软管同减压阀、软管同灶具的连接口、灶具的开关、气瓶的角阀等部位容易漏气。一旦漏气,轻者火灾,重者爆炸,因此,更换液化气钢瓶时,应按顺序检查减压阀密封橡皮垫、减压阀、橡胶软管,然后连接灶具,最后打开液化气钢瓶的角阀。同时,在使用液化气钢瓶时,钢瓶应直立使用,要轻拿轻放,不得擅自倾倒残液和使用明火检漏;有备用瓶的必须设置通风良好的存瓶间;不得用火烤,不得用开水烫,也不能在阳光下暴晒,防止液化气受热膨胀引起气瓶超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使用液化气时,务必要关闭气瓶上的角阀,防止泄露。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迅速打开门窗,严禁一切火种进入室内,不要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席永贵表示,为了深刻吸取“11·23”事故教训,接下来,质监部门还将举一反三,通过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市区各大氧气充装站、天然气加气站等进行集中整顿,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