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15年来,弃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虚心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奉献者——贺作柱,自2000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任尧都区看守所管教、铁路东派出所民警等职,破获案件4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520余起,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为“优秀管教民警”、“优秀派出所民警”,2014年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
排查隐患化解矛盾,靠的是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作为社区民警,要时刻把社区警务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社区民警贺作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尧都区公安局开展社区警务以来,他积极向组织要求,到工作最艰巨的临纺小区工作。进入临纺社区警务室工作后,他深入居民家中,一户一户地走访,一家一家地座谈,了解掌握居民的所思所想和困难诉求,由于是老厂区,小区管理较差,治安情况不好,他与小区居民打成一片,与小区治安积极分子和热心居民交流谈心,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建成70余人的义务巡逻队,重点时间段加强小区的治安巡逻,从中发现治安隐患进行整治。一年多来,根据义务巡逻队员反映的情况,他带领巡逻队员先后清理了3个利用租住房屋进行卖淫嫖娼的窝点,在义务巡逻队的帮助下,掌握了7个传销人员的窝点,并依法取缔非法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180余人。
今年5月7日,居民段某被一条狗咬伤,找到了贺作柱,了解情况后,他先安排段某进行医治,找到狗主人,进行批评教育,让其加强宠物监管,并协调妥善解决好狗咬人一事。
正是他认真细致的工作,与小区居民心手相连,共同努力,实现了小区发案率明显降低,治安状况持续转好,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居民有大事小情,第一个想到的是找“老贺” “只有与辖区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群众服务才能有的放矢。”这是贺作柱的社区工作经验。
为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能在社区警务室办的事不必让群众到派出所办,能在家门口咨询的问题不必让群众出门办。临纺社区警务室里来的最多的是咨询户口办理的群众,2013年5月6日,居民于娟找到贺作柱,她的丈夫是保德县人,户口一直未迁入尧都区,影响到孩子上学和事情办理,贺作柱耐心告诉她需要准备的相关证件材料和办理程序,使她少跑了冤枉路,以最短的时间办好了户口。在了解到有一些职工因为姓名、年龄等方面的差错,造成办理退休受阻,他积极联系派出所领导和户籍民警,及时进行核查更正,使5名职工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一些困难居民的生活他常常挂在心上,当听到派出所要招一名保洁员时,贺作柱马上想到了下岗困难职工郭秋丽,介绍郭秋丽到派出所做保洁工作,并把郭秋丽辍学的儿子介绍到莱茵半岛物业公司当保安。郭秋丽逢人便说:“多亏了老贺,我们这一家子才摆脱了困境。”
贺作柱扎根社区,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小区里不论男女老少,有事情第一个想到的是找“老贺”,因为在临纺社区居民心里,他们把贺警官当成是他们的“家人”和“家长”。
创建平安社区,是我们社区民警的首要职责 “社区民警就是要从群众的关切处入手,从每件事做起,才能维护好社区的平安”,贺作柱来到临纺小区,通过与居民交流谈心,了解辖区治安状况,在得知居民的电动车、摩托车被盗现象频发,他多次联系到临纺物业部门负责人,在多方努力下,增加了小区道路的视频监控,又组织义务巡逻队加强重点时间的巡逻,加大对可疑人员的盘查,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2014年以来,小区的盗窃发案率下降了70%。2013年底,贺作柱在小区的巡查中,了解到有些居民的车辆停放无序,占有消防通道,不仅仅引起一些居民的不满,还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他与小区治安积极分子到有车的居民家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并对200多辆私家车全部登记在册,使小区内机动车乱停车现象得到纠正,小区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为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学生的个人安全防范技能,他还组织警力维护学生上下学的秩序,坚持每学期到临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讲课,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和消防演练,让在校师生提高法律知识,提高个人安全防范和防火意识,并通过短信平台向居民手机发布治安防范信息和防骗、防盗、防火及交通安全常识。
贺作柱扎根社区民警的“责任田”,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为群众无怨无悔地付出,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行着人民警察的光荣职责,以满腔忠诚守护着社区平安稳定。
通讯员 田哲斌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