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无止境 定为家乡出份力

2013-01-09 09:43: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莹超)汾西县90后小伙郭咏,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创立了北京公益联盟,并将全部业余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本人因此获得“2012北京榜样”,成为当今青年一代的学习榜样。1月7日,郭咏探亲回到临汾,并专程作客本报,他表示“做个好人,心里踏实”,同时承诺自己作为一名临汾人,今后会关注临汾的志愿服务事业,希望能对家乡的志愿服务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遭窘境 为筹善款退机票

7日中午,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赶回来的郭咏,精神状态不好,看着有点疲惫。郭咏解释说:“最近有点感冒,一直在吃药。”稍后,记者从郭咏的火车票上意外发现其中的原因。原来,为了省钱,郭咏并没有购买卧铺票,而是选择了一张硬座票,从北京到临汾有10多个小时的路程,对一般人来讲,这个旅途也很不轻松。

“硬座票不到100块钱,卧铺票将近200块钱,咱是年轻人,哪有那么骄气。”郭咏笑着说,这些年来,他都选择火车硬座,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开支,省下的钱可以做有意义的事。

郭咏讲了他的一个难忘经历,有一次应邀去南方一家电视台做节目,在返回北京的时候,电视台栏目组给他定了一张返程机票,当时郭咏正处在经费困境当中,他便悄悄地把机票退了,购买了一张广州到北京的硬座票,本来两三个小时就能飞到北京,他却走了30多个小时。

“当时也没感到累,就是想可省下钱了去做其他事。”郭咏说,他把当时节省下的路费和做节目的报酬都投入到公益项目当中。

多年来,郭咏不论去什么地方,全部都选择硬座,从来不会选择卧铺或者飞机。用郭咏自己的话讲:咱年轻,身体能吃得消,用不着那么浪费,省下点钱可以做不少公益事情。”

 

荣誉背后 朴实梦想依旧

郭咏谈及北京公益联盟的发展,永远有讲不完的事。5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郭咏的坚持下,北京公益联盟渐渐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也被社会大众所关注。

“当时没有更多的想法,想着就是把这一件事做好就行了。”郭咏说,因为他曾经受到过社会的资助和帮扶,上大学后便想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社会,“人活着得有感恩之心”。

获得“2012北京榜样”,郭咏的事迹传遍了北京,更多人通过媒体了解了这个来自临汾的小伙,凭着对郭咏的认可,大家纷纷响应并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

然而,对郭咏自己来讲,能获得“2012北京榜样”的荣誉,是对他付出的巨大肯定和鼓励,是对一个阶段成就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以后工作的鞭策。

“志愿服务没有止境,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的工作。”郭咏对自己获得的荣誉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着理性的思考,在他心里,考虑的是怎样做好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为社会做更好的志愿服务,为那些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心系家乡 定服务临汾乡亲

回到临汾后,郭咏一刻也没歇着,与临汾旺旺车友俱乐部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进行了交流,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分析,志愿工作进行对比,总结志 愿服务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

郭咏对临汾的志愿服务工作感慨不已,称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坚持做下来,都很不容易,这个过程肯定会受到质疑,受到非议,但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创立北京公益联盟,并将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郭咏本人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经验,并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网络,结识了不少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这对开展公益服务有着较大的帮助。

郭咏坦言,作为一名临汾人,他有义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他今后也会常回家看看,也会将一些公益项目选择投放临汾,同时也会重点关注临汾的公益慈善项目,与临汾的志愿者组织合力,共同打造临汾志愿服务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服务家乡的人民。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