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交停车费5元。”
“停这还收钱?这不是没有停车收费的牌子吗?”
“必须交,要不你就开走。”
“这不是禁止停车吗?”
“台阶上交警管不着,再说了,我还在这看着哩。”
“好吧,我交,有发票或收据吗?”
“没有。”
这是记者在市区鼓楼广场东南角亲历的一幕。日前,市民徐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包括鼓楼广场、平阳广场、百汇市场前门等市区多处存在违规收取停车费的现象。在徐先生的执意邀请下,记者跟随徐先生前往上述地点,实地见证了违规收取停车费用的事实。
在市区鼓楼广场东南角,一处交管部门设立的“此处禁止停车”警示牌后,有多辆汽车在此停放。虽然没有停车收费的指示牌,但一名身着棉服,斜挎腰包的妇女却“霸占”此处,向所有车辆收取停车费,而且不提供任何的发票或者收据。当有司机对此提出质疑时,该妇女立即要求车辆不得停放,大有一番将公共场所当成自家田地的架势。
在平阳广场,同样是一处没有交管部门划停车位的地段,许多车辆停放在此,一名手拿一叠零钞的男子前后穿梭,只要有车辆在此停放,就第一时间前往收费。该男子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交了停车费用绝对放心。
在百汇市场门前,几名妇女各自霸占了一处行人通道,作为停车场收取费用,虽然地方有限,只能停放三五辆汽车,却由于车流量大,每天收取的费用不在少数;在解放路医院家属院门前、平阳宾馆门前、平阳广场南侧,都有人引导车辆往路边的行人通道上停放并收取费用。
经过对上述地点的实地了解,记者发现,所有收取费用的地点都没有交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设立的收费标识,收费人员全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收费,并且无一例外的不能够提供发票和收据。
许多司机朋友对“圈地收费”的现象反应强烈,本报也进行了多次报道。但寒来暑往过去了几个年头,如此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却依然长期存在,甚至有的地方违规收费好几年来,连收费的人都没有换过。违规收费都能如此心安理得,如此气焰嚣张,不知相关部门长期以来何以置若罔闻。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的司机将汽车停放在交管部门划出的公共停车位上,却依然有人前来收费,这岂不是拿市民的公共福利当成自己牟利的资源?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我市市区的公共停车场已经不能够满足巨大的需求量,何况还有许多街边的商家私自制作了“禁止泊车”的指示牌占取了公共车位。停车难,不仅成为许多司机为之头疼的现状,而且是市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记者希望,我市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违规收取停车费的行为,更要想方设法加强公共停车位的建设。本报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