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全)春运期间,本该人潮涌动人满为患的我市长途汽车站内,记者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整个候车大厅内,坐着一眼就可以数清的旅客;购票窗口前,几位旅客不紧不慢地排着队;站台前,一辆只坐了不到半车人的长途大巴缓缓开出站台……“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年咱们临汾长途客运并没有遇到真正意义上的春运浪潮,原本预计日发送旅客量会达到或超过5000人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学生潮时的日4000余人次,现在每日只有大概2000人次,而随着农历年的到来,年前基本上不会出现大规模旅客的发送。”2月6日上午,市长途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非出现极端天气情况,除夕夜前,该站不会出现旅客滞留的情况,虽然旅客少了很多,但春运期间的防范措施依旧正常运行着,从大巴司机到站务人员都打着12分的精神。
“已经感觉到今年的春运不会‘爆满’,但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长途汽车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运“遇冷”的情况只存在于临汾本地,且只是长途客运这一块,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临汾近年来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一些如煤矿矿工、大型企业职工日渐变少,没有了这支“旅客团”,长途客运就失去了近一半的服务对象;其次目前供市民出行的选择日益增多,火车站增开了多条线路,高速路也对7座以下车辆实施了免费通行,租车回家成为了很多旅客的重要选择。
服务对象的缺失、列车线路的增设和人们出行的多样选择,成为了我市长途客运春运“遇冷”的三大主要原因。既然客流量少了,那春运期间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措施是不是也“缩水”了呢?当日,记者在长途汽车站站台处看到,虽然旅客减少,但市运管部门的驻站工作人员却没有丝毫放松,常规的抽检,大巴司机的运营评估照例正常进行着。不能因为旅客少,就放松了在长途客运上的检查,恰恰相反的是,因为旅客少了,会让司机形成一种放松的态势,这种放松是不允许存在的,所以越是旅客少,我们反而越要加大检查力度。”市运管部门驻长途汽车站的工作人员说道。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