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国家发改委2月24日宣布,自25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油上涨300元/吨,柴油上涨290元/吨;折合90号汽油上涨0.22元/升,0号柴油上涨0.25元/升。油价一涨再涨、新交规处罚堪严、尾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天气纠缠不休……面对一系列不可回避的现实,以绿色环保、节能低耗著称的电动轿车也随之吸引了更多车主的目光。电瓶质量、价格标准、上路行驶情况……带着广大车主的疑问,本报记者帮您一探究竟。策划人:成华
电轿受青睐
2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河汾路的一家电动轿车专营店,对我市的电轿市场进行了了解。
一进门,购车返款,国家补贴”的字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经理程军介绍,这是国家推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受雾霾天气和油价再次上涨的影响,最近来看电动轿车的人明显增多,销量也有所增加。在该店陈列着七款电动轿车,外形与市场上一款家轿极其相似,但动力采用的是铅酸电池,价格在3万至8万元不等。“一直以来每月的销售量为七八台,上个月的销售量增长至20多辆,这两天来看车的人明显增加。用220伏的电压,充6至8小时的电就可以跑180公里左右。算起来花6元钱能跑100公里左右,经济实惠,而且环保。”程军说。
同时,记者了解到,中老年、家庭主妇、教师等是购买电动轿车的主要消费人群。
采访中,恰巧有一位刘姓用户来此保养车。“我今年65岁,年轻的时候开过车,但年纪大了,就想找个方便易操作的代步车,考虑到操作性、舒适度,我选择了电动轿车,更重要的是,它简单易操作,不用驾照,还节能环保。”刘先生说,自从买下电动轿车后,他带着爱人去过洪洞、襄汾,对自己的爱车很是满意。
针对电动轿车的充电问题,刘先生也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他说,用电动轿车方便节能,但是充电有点不方便。对此,程军说,目前我市正在建设城市集成充电桩,投入使用后,市民可到营业窗口插卡充电。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先生笑着说: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支持电动轿车的发展,使城市集成电桩尽快得到普及,老年同志也能实现轻松自驾旅游;同时他呼吁大家多为节能环保做点低碳行动,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远离雾霾天气。”记者 成华 亢亚莉
安全应关注
油价“涨”声一片,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电动轿车日渐流行,其外形疑似小型机动车,用途也是五花八门,一些老年人开着去买菜、载着同伴去健身,更多人用来接送孩子。
每到上下学高峰期,总能看到载着孩子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随意穿插行驶的电动轿车。这些车辆没有牌照,很多是在车后悬挂着蓝底白字的“老年代步车”标牌。
2月26日11时左右,财神楼南街时代风华小学门口,多辆电动轿车已在等候。其中一辆豪华型代步车与汽车外观高度统一,也可承载五人。车主热情地为记者介绍:看起来与燃油汽车无异,但是操作更为便利,没有离合器和倒挡,更多是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变换。与传统代步车相比,电动轿车安全系数高,车速慢,灵活又好控制。”电动轿车不仅笼络了老年群体,一些中青年为了省去考取驾驶执照的繁琐过程也纷纷购买。34岁的全职主妇张女士考了两年驾照,总被路考这道坎拦住。原本骑着电动车接送孩子,但雨天或雪天就不行了。我老公花了近两万元给我买了辆新款电动轿车,学了几天就可以上路,而且不用上户和缴纳车辆险,实惠又便利。”张女士兴奋地说,电动轿车不烧油,为车主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有几位私家车主流露出担心:电动轿车没有牌照,也不把红绿灯放在眼里,怎么快怎么走。而且突然变道时,也没有指示灯或其他方式提醒,后面开车的人得加倍小心,生怕撞上。”汽车驶入“无油”时代,其环保等特性受到市民的肯定,但是否安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采访中,一辆电动轿车从记者身边快速驶过,几个小孩挤在后面狭小的座位上,脸紧贴车窗户,令人不由捏把冷汗。有购买意向的彭女士见此情景,道出自己的疑惑:电动轿车大多是卖给老年人,主要用途就是接送孩子,这样超载是不是太危险?遇到猛烈碰撞时,是否有相应的措施保障司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电动轿车属于新兴事物,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约束。
现在市场上售卖的电动轿车,有大品牌的,有小厂出产的,让人不知如何选择。以后随着市场管理越来越严格,电动轿车需要考取驾驶执照和办理上户手续吗?现在购买的话,是否允许上路,交警是否会进行处罚?”记者 李静
暂无新规定
新出现的电动轿车不需要汽油,不产生废气,也不需要上牌照,甚至驾驶人也不需要驾驶执照,真的可以这样吗?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在市交警部门进行了咨询。
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车管所没有收到要给电动轿车上牌照和给电动轿车驾驶人办理驾驶执照的通知,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此规定尚无法确定。
北城交警大队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也没有收到此方面的通知。民警在路上执勤时,目前还是把电动轿车作为非机动车对待,不需要悬挂牌照和提供驾驶证。
事故大队民警则表示,电动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民警根据其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来界定其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由此作为划分责任和赔偿方面的依据。 记者 赵文家
污染仍存在
经过前些日子的“十面霾伏”,大家对灰霾中的主要污染物PM2.5肯定已经不再陌生。PM2.5是指空气中漂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一根头发丝直径约为70微米),这种颗粒物由于非常细小,易于携带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能伴随着正常呼吸直接吸入肺部,甚至溶于血液,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于是,各地纷纷出招应对,公务车停用、私家车限行……日渐增多的汽车成了“罪魁祸首”。
既然汽车有污染,那零排放的电动轿车总不污染了吧。各电动轿车经销商借机大打“环保”牌,消费者还真就被吸引过去了。那么从开燃油汽车变成开电动轿车真的就环保了吗?有关专家指出,认为电动轿车零排放的人眼睛只盯着汽车排气管,却无视发电厂的大烟囱。
为了减少污染,国家发出了“少开一天车”的号召,在一些大城市,号召一出响应者众多,可具体到咱们临汾这样的小城市,车主们却是反应平平,你号你的召,我开我的车。”这件事看起来是件小事,实际上对于每个社会公众来说,要思考如何贡献我们的力量。
环境是我们大家的,保护环境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应该从自我做起。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粮、少开一天车”这些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为环保做贡献,从有意识到下意识或者是说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这种理念体现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社会公众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有些人觉得,减少灰霾天和降低PM2.5浓度是政府和工厂的责任,和我开不开车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改善空气质量人人有责。PM2.5产生的主要途径除了工业生产,还包括日常发电和汽车尾气,因此,大家只要每天节约用电,更多绿色出行,都能为改善空气质量出一份力。记者 郑轲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