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队伍,其过硬的作风和优质的服务广为人知、美名远扬;
这还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不仅创始人张业平曾荣膺2010年度“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而且每一名队员身上都有感人肺腑的事迹;
这更是一个对信念忠诚、对家乡热爱的队伍,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无私奉献展示风采,坚定并执着。
作为我市唯一以“雷锋”命名的出租车队伍,雷锋车队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壮大车队力量、倡导行业风尚,用自己的行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一
“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行业模范;面向社会履行承诺,对现役军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市区免费乘车……”2012年国庆节,春秋出租车公司的活动室里传出了庄严的承诺声,这一刻起,范志斌、梁文斌、芦建军、周庆华、赵加旺、逯伟伟等近40名出租车司机正式加入了雷锋车队。
“抱有加入雷锋车队的想法已经多年了。”范志斌说,三年前他还没加入车队之时,有一次在火车站“等活儿”,一名年轻的乘客本来准备乘坐他的车,“都拉开车门坐下了,扭头看到旁边有一辆‘雷锋车’,二话不说就下了车朝那辆‘雷锋车’走去。”这次经历让范志斌直观感受到“雷锋车队”的魅力。从此,他按照“雷锋车队”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向雷锋车队看齐,并递交申请立志成为“雷锋车队”的一员。
然而,为了保持队伍的纯净,维护车队的形象,雷锋车队连续三年都没有吸纳新成员。直到去年,像范志斌这样表现良好、作风过硬、事迹突出的一批司机才获准加入车队。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车队成员芦建军对互相帮助有着深刻的感受。2010年冬天,他行车到五道口加油站时,由于电瓶损坏导致车辆趴窝,一位素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主动停下,帮助芦建军将受损的车辆拖到修理厂。
来自陌生人的帮助,让芦建军感动得几欲落泪。从此,每当看到路边有趴窝的车辆,他从不袖手旁观,总会主动上前助一臂之力。雷锋车队其他队员将芦建军的表现看在眼里,大力推荐他进入雷锋车队。加入队伍后,芦建军更是牢牢将助人为乐当做自己的准则,去年冬天,他在临钢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备胎及工具借给一名素不相识的出租车;春节期间,他在中行家属小区帮他人将因电瓶缺电无法发动的汽车推出车库,并用自己的电瓶通过搭线发动汽车,为此耽误了一个小时。他的热心与无私如同春天一般给他人带去温暖,让许多人记住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车队。
二
自从去年10月份加入雷锋车队后,新队员们都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行动为“雷锋车队”这张“名牌”增光添彩。队员逯伟伟说:“感觉动力更强了、肩头的责任更大了。”去年高考期间,逯伟伟将遗落在车上的一张准考证准时交到了考生手中。11月份,他又专程从河西金殿镇赶往平阳广场向乘客交还了遗落的手机,那名来自大同市的乘客对逯伟伟说:“当我知道我的手机丢在雷锋出租车上时,我就知道肯定能找到。”“做好事,凭的就是良心。”队员赵加旺说。
他刚刚加入雷锋车队之后的一天,当他行车到五一西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名年逾八旬老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出租车,但是一辆又一辆出租车从老人身边走过却没人停下来。
赵加旺说:“我能理解司机们的顾虑,害怕年龄大的乘客在上下车时万一出现情况,到时候是说不清楚的。”看此情景,赵加旺特意调头将车开到老人身边,不仅将老人搀扶上车,到达目的地后还分文不取。
在这名雷锋车队队员身上,还凸显了一份冲劲和正义。去年冬天,赵加旺走到市十中门前时,看到一名抱小孩的妇女正在焦急地等车,他就和车里的乘客商量,希望能同意捎上这对母子。“没想到那名乘客不同意,我说免了你的车费让我把他们捎上,她还是不同意,口口声声说‘我不缺那几块钱’。”回想起来,赵加旺就是一股气。“当时外面特别冷,风很大,我看那个孩子就觉得可怜。我就跟乘客说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那个女乘客居然说‘我花钱了,我就不同意。’”年轻气盛的赵加旺随即将这名乘客“请”下车,将那对寒风中的母子接应上车并免费送到目的地。
事后,那名“冷血”的女乘客以“拒载”的理由投诉了赵加旺,他不得不回到公司接受处理。了解事情原委的公司经理对赵加旺说:“虽然你的行为确实是拒载要接受处罚,但是我个人非常支持你。”那一刻,赵加旺非常感动。他说:“雷锋车队是我们的组织,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三
在队员范志斌的眼中,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付出不求回报、善举不求名利的精神。在春秋出租车公司,范志斌“三到中院”的事迹广为人知。
一次跑车途中,范志斌连续载了4拨乘客后忽然看到车内有一把大众汽车的钥匙。仔细想了想,他分析是在市中院下车的两名乘客遗落。于是,他第二次来到中院,在门卫处说明了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当天下午他接到电话,正是市中院那名乘客打来。范志斌随即第三次来到市中院将遗失物品归还失主。
万分感激的失主执意要用物质作为感谢,范志斌也执意不收并一再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在分别时,失主追上前来将100元钱塞进车窗说是“表示感谢”。
由于在归还物品时留下失主电话,范志斌随即来到联通营业厅给失主的手机号码存进了100元话费,并发了一条短信:我们是雷锋车队,付出不求回报是我们的原则。
雷锋车队之所以公信力强、声誉高、形象好,不仅源于他们的无私与付出,更源于他们对自己一贯的高标准、严要求。纵观雷锋车队,每一辆车都是仪表端庄、语言文明、服务优质、遵章守纪。
晋LT5327的司机梁文武已经从业10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没有一次因违章行驶接受过处罚,没有一次乘客投诉举报的事例,也没有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面对记者,他不无自豪地调侃自己:“开了这么多年车,连交违章罚款的流程都不清楚。”
这名队员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一向认为:头顶上那个“雷锋车队”的顶灯,给了他莫大的荣耀和自豪。
汾西籍司机周庆华进入春秋出租车公司仅仅一年后,就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入了雷锋车队。不善言辞的他默默地发扬雷锋精神,践行自己的承诺。捡到财物一律送还,遇到病残全部免费,参加公益积极主动,一年来,周庆华每次回到公司参加例会时,业务经理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前几天又接到表扬你的电话了。”
四
今天的雷锋车队,已经是我市客运行业一支名牌队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雷锋车队创始人、首任队长张业平对车队饱含深情,他说:“8年前,我们凭着一份为民服务的信念单打独斗,8年后,我们有这样一支群众认可、作风过硬的队伍,相关制度健全、活动记录完整、车辆档案齐备,去年新加入的成员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展示了雷锋车队的精神风貌。”
市客运处副处长王忠长期关注着雷锋车队的成长。“从最初的4个人,到后来的28辆车、再到今天的48辆车,看到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我尤为高兴。”王忠说:“他们从无到有、由弱及强,一路走来脚踏实地、难能可贵。他们用实际行动力所能及的服务人民,弘扬雷锋精神。雷锋车队是高尚的道德楷模,是临汾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习这种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衷心希望,在雷锋车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出租车能够加入这一团队,用更积极的态度,更文明的行动,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乘客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记者 柴云祥 实习生 倪孟浩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