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郝海军 李晓林)“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近几年,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来自省内外周边城市的养蜂人到此放蜂采蜜。3月26日,记者在南外环见到了前几天刚从四川过来的养蜂人刘飞龙和他的“精灵们”。
临汾素有“花果城”的美誉,然而前些年,临汾的重工业一度使这座花果之城甩不掉污染严重的大帽子。但是,近两年的花果城,确实是变了大模样,天蓝起来了,汾河秀美了,绿化面积扩大了,花多起来了,环境变好了……自然来这里采蜜的养蜂人也多起来了。“前几年,临汾的环境不好,我们从运城采完后就直接绕过临汾去晋中一带。近两年,临汾的环境变化很大,林木的绿化多了,来了就能有很大的收获。除了市区的变化外,吉县的万亩连片苹果花、尧都区大阳的苹果花、贺家庄的桃花、隰县的梨花等等集中连片的花期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今年我们分十余个组,计划在临汾待50余天。”刘飞龙说。
今年26岁的刘飞龙,是河南郑州新蜜县人,他们一行三十多人都是由本村的和自家的亲戚组成。他们家连续三代都是养蜂人,刘飞龙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出来漂泊了,虽然年纪轻,但已走过全国不少城市。
“可以说我们那里大都是留守儿童,自己是,将来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是……但是,我们这一代一代地漂泊,也是值得的。你不觉得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不也给花丛带来了生气吗?有蜜蜂的地方,一定有绿色,更有鲜花,将来还会有硕果累累的果实。”刘飞龙说。
“那你们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养蜂,什么时候回家?”家里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回,一般都不回,过年的时候,只回几天,就赶紧回到养蜂地了。冬天一般都是在南方度过,因为南方的冬天暖和,蜜蜂不至于冻死。去年腊月结婚后,就带着妻子一起出来了。因为北方的花期长,采蜜量大,所以每年都要来。”刘飞龙说,一过年,他们就要开始忙碌了,要走遍大半个中国,从云南、四川一直跟着春天走到山西、山东、北京等地,这一走就是大半年,等北方的天气转冷后,就又要往南边返回,回到出发地的时候也就快到腊月了。
“出来养蜂很苦,风餐露宿不说,还专挑野外住宿,常年在帐篷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刘飞龙说,他们一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做蜜蜂的“保姆”兼“医生”。每隔上两三天就要把所有的蜂箱打开看一遍,主要看蜂王有没有“分家”的迹象,还有就是看蜂巢有没有病菌。为蜜蜂服务的多,蜜蜂回报的就更多。
外出的养蜂人,他们就像每天忙碌的小蜜蜂一样,要勤劳才能有收获。蜜蜂的寿命虽短暂,可以说他们是累死的,在花期旺的时候,蜜蜂的寿命大概是20天左右,但是他们的一生是值得的,因为由于他们的勤劳,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养蜂人也是城市环境好坏的标度杆,他们只挑环境好、鲜花多、花期长的城市做客。
蜜蜂是花丛中的精灵,养蜂人就是这精灵的守护者。他们来了,为这里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带走的也不仅仅是蜂蜜,还有城市的芳名。他们在哪个地方持守的时间越长,就说明哪个地方的环境越好。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精灵”来拜访这座古都,拜访三晋大地上的花果之城。我们相信有这些“精灵们”做媒,这座花果之城的芬芳定会传遍神州。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