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厂进河道 滩地“破了相”

2013-04-03 08:52: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张蕴强)洪洞淹底乡敬圣村南是涝河,多年来,涝河南北两岸的农民灌溉农田都是用涝河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河滩改造为耕地,也修建了一条灌溉水渠。水渠以南的滩地由尧都区大阳镇某村耕种,水渠以北有泄洪河道和该村的滩地。这里是典型的农业区,是上世纪70年代水利建设与农田建设的成果,有上游水库做后盾,滩地也是旱涝保收。

敬圣村许多村民说,自从沙厂进了河道,原本风光秀丽、绿树葱葱的滩地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前,记者按照村民提示的路线一路前行,见到河道内坑连坑,坑内漂浮绿萍,坑边的河卵石堆成的“小丘陵”连绵起伏。从敬圣村上游的堤坝向西约2.5公里处的沙厂机声隆隆,不时有满载沙子的车辆沿着“公路”向东驶去,在路上不时还能看到运输车辆漏下的沙子。公路两侧有新开挖沙坑,有的坑深达两米,有的坑还覆盖了一层黄土,黄土距离坑边沿的高度在一米左右。水渠以南平平展展,而敬圣村的滩地却坑坑洼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民说,这里原先都是耕地,以前种红薯、土豆、山药,也有种麦子和玉米等大秋作物,还有种植树木的,地里的树木粗的有20厘米以上的,也有近年栽种的,有成片的树林,还有“站立”在两侧守护水渠的。而且这些滩地都是承包到村民名下的。“村里以不菲的价格让沙厂开发河道,河道被开发完后,就有人打上了滩地的主意,沙厂老板与村干部一起做承包地主人的工作,剥去地上的土层,将土层下的卵石与沙分选经过加工卖钱。”一村民说。

村民掏出手机拍摄的树林内起火的照片说,这是人为纵火,将林内的蒿草点燃,烧坏树皮后,让树木慢慢死去,然后再对土地开发。在原村预留土地内有一“孤岛”,原来是该村在一村民原有的耕地内打井占用了一块地,就从预留地内划了一块给那位村民。沙厂要开发村预留耕地,该村民不同意,沙厂就在四周开挖,让地无法耕种。

“父亲将承包耕地种了树,老人去世后,我有一技之长,长年在外打工,心想滩地种着树,让树自己慢慢长吧!春节前回家过年,正月初六到地里看到装载机正挖水渠,原来地里的几十棵树不见踪影,地变成了坑,一边堆着河卵石,一边堆着待加工的原料沙,整齐排列在地埂上的树根裸露在外,有十几棵不见了。”村民指着现场说,他制止采沙者不得继续开采,要求采沙者将河道恢复原貌。采沙者只是推了点砂石,垫到快要倒的树根下,还拉了些黄土垫了一小块坑。

原来浇灌的水渠依晰可见,向东南看去水渠已被挖断,一棵三叉小榆树静静地躺在低洼的水坑内,一棵杨树悬空向西倾斜着。耕地的主人说,这都是正月里采沙者干的事挖地的事,他不知道,而采沙人却说他们给村里缴了钱。他指着一人高,掺杂着草、树木的土堆说:这就是正月里将我家耕地的土层剥了后堆到这的。”因地被挖、树不见的事,与沙厂、村里交涉了一个正月没个说法。”村民说,他向乡政府举报,并希望借助媒体彻底纠正毁坏耕地、毁坏树林的违法行为,恢复耕地、恢复植被。

在淹底乡国土所,负责人介绍,沙厂的手续齐全,是合法的,只是保管档案的人凑巧不在,记者看不到资料。沙厂是否越界开采,要经过调查核实,对于开采过的滩地要恢复地貌并耕种。当说到村里不通过村民,擅自开挖滩地是否应该向所里报告,他肯定地回答,沙厂和村里对滩地所有的活动都要向所里报告并备案,沙厂的资质是要年检,不报告沙厂就过不了关。

该负责人说,所里前几天也接到村民的举报,就是调查还没有结束,等调查结束会处理好村民的事情。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