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追求

2013-04-04 08:48: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电视里和咱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内容多了!”坐在电视机前的云东宝一边说一边认真在本子上记下有关蒲县举办“共筑就业平台,创建和谐蒲县”的招聘会信息。

细心的他近来发现,电视里关于会议的报道少了,关于民生的内容多了。

“改进作风接地气,服务群众聚人气,众志成城扬正气,转型跨越更给力。”这是蒲县干部群众对县委、县政府工作作风改善的生动评价。

密切联系群众 营造务实新风

3月11日,蒲县政府县长闫建国一行4人轻车简从,前往黑龙关镇检查护林防火工作。路过寨志村,闫建国临时决定到该村核桃基地看一看。在村民老李家地头,闫建国饶有兴致地和他拉起了家常。在得知老李急需核桃管护技术支持后,闫建国告诉老李,今年县里将建设村级核桃专业管护队伍,为核桃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听到这个消息后,老李高兴地握住闫建国的手说:“这下我心里就有数了,相信有了政府这个‘娘家人’,我一定能把核桃种得更好。”少些陪同人员,多些不打招呼、不做事前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多去困难多的地方解决百姓关心的问题……成为了该县干部下乡的“标准模式”。

3月27日,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金庄一行3人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山中乡枣家河村。在与随机走访的村民付改香交谈中得知,由于村子路远难行,很多村民自家产的土鸡蛋很难卖出去。调研组当即和村支部书记与村长商议,一是要鼓励村民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搞规模养殖,提高产量;二是主动提出与土产经销商联系,帮助村民在县城建立代销点。接着,针对性地前往山中万只鸡场,调研“公司+农户”模式是否适宜在枣家河村推行。随后,调研组返回山中乡政府,再次与包村干部商讨鼓励农户规模养殖的具体奖励办法。虽然已是中午,调研组还是谢绝了乡里准备的工作餐,返回县城。

“现在下乡调研不搞‘大兵团作战’,不规定路线,更容易贴近群众,更方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基层调研,更能督促基层干部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山中乡党委副书记崔海滨深有感触地说。

改进会风文风 树立朴实作风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该县把改进会风文风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在减少会议活动、严格会议审批、改进会议方式上出重拳,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发文规格,努力提高文件和各类简报质量,有效增进了全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活力。

在该县日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们发现,整个会场布置十分简朴,没有了鲜花和条幅;《政府工作报告》篇幅减少,但思路更加清晰,关注民生的内容更多、更实在;分组讨论上,基层代表发言少了空话套话,多了深入而又热烈的讨论……3月8日,蒲县将全县纪检、组织、宣传、统战会议“四会合一”,统一召开,原本四个会议要开2天,合并后仅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四会合一”既缩短了会议时间,又提高了会议效率,还带动了全县各乡镇、单位对会议数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开小会的,不开大会;能合并开的,不单独开;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小范围小规模研究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式的专题会议成为了会议主流。

厉行勤俭节约 劲吹实干新风

今年元宵节期间,该县大力倡导文明节约过节。社火表演队伍由往年的17支精简为9支,并取消了烟火表演,力行环保。虽然表演队伍有所减少,但干部群众参与度却有了提高,其自编自演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春节期间,该县整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力量,对以各种名义搞迎来送往、大吃大喝,单位之间互相宴请,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少了单位间的“人情”,多了与群众间的真情。2月16日,春节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蒲县计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带着医疗器械,乘坐医疗服务车来到常年在北京打工的红道乡红道村村民王海泽和王惠小两口家中,在给他们进行简易体检后,送上了一张双方孕前健康检查“温馨卡”。这是蒲县为559个农村外出务工家庭送去的“春节大礼包”。

春节前后,蒲县组织计生服务中心10名业务骨干,深入在外打工的农民家庭,为他们进行基本妇科检查,并免费赠送孕前健康检查“温馨卡”、常规体检“暖心卡”以及针对48岁以上妇女的健康检查“知心卡”,把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关心传递到他们心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该县县委书记邓彩彪所说,“改进工作作风要从点滴做起,必须把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高低当做作风改进的试金石。”

通讯员 张鹏 陈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