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赵亿平)随着车险业务竞争的加剧,电话车险、网络车险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两种销售方式不仅比去店面购买便宜15%,享受同样的理赔和各项服务,同时还能领取礼品。然而在方便的同时也为车主带来了烦恼。8月3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从上个月到现在,他不断接到多家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自己从未在这些保险公司投保,为何对方能获取个人信息?如此频繁扰民他该怎么办?
李先生说,自己买车已经有两年了,第一年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保,第二年还是选择太平洋,8月中旬车险才到期,可还没等李先生续保,其他保险公司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频繁打电话推销。
“不怕他们打电话,就怕他们不分时候地频繁打电话,有时中午回家午休,刚刚入睡,电话就打来了,你不接吧,他还打,你接吧,噼里啪啦说一大堆,睡意全无。”李先生告诉记者,最后他实在忍不了就找保险公司续保了!
“我从没与这几家保险公司打过交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个人信息。”李先生不解的是,类似的电话并不止一个。“个人信息是车主的隐私,但为何这些保险公司都能轻易获取?”李先生表示,对于投过保的保险公司,理赔服务的好坏,车主心里都有一把标尺,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推销,往往让车主感到不舒服。
无独有偶,市民郭女士最多的一天接过三家保险公司的电话。虽然都是国内信誉比较好的保险公司,但是频繁骚扰车主这难免让人心生反感,郭女士说,车险到期,车主理应购买,对保险公司而言,如果在客户车险到期前提醒车主这人们可以接受,如果是推销自己的保险,而不顾投保人的感受这就有点过分了。
郭女士说,起初,她还很客气地表示会考虑,但是他们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多次吵醒正在睡觉的孩子,最后直接把所有的保险公司电话设置到黑名单。
“作为一种投保方式,电话车险确实很方便又实惠,但他们的不规范确实影响了车主对电话车险的印象,如果能更规范些,肯定能赢得更多车主的青睐。”采访中,不少车主道出了心声。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维护行业形象和保险消费者权益,2010年12月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和电话约访行为的通知》,对于明确表示保险公司、代理合作机构开展电话营销,应当建立严格的名单使用管控流程,使用电话营销专业技术设备,设置准许拨打的时间。对客户明确拒绝再次接受电话销售的,应录入禁止拨打名单,不得再次滋扰。
以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客户资料共享平台,车险市场一直存在价格不够透明、虚假事故骗保等顽疾。自2010年,我省保险业车险信息集中平台正式上线后,因此无论车主在哪一个保险公司投保了车险,只要车主留下了联系电话,其他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可以查询到车主的电话等信息。对于各保险公司而言,车主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公开的,正因为如此,车主才会频频遭到保险公司电话营销的骚扰。
针对如何防止骚扰,很多车主提出建议,如不想接听可设置黑名单或者提前续保。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