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缝补”路坑 力保市民通行

2013-05-22 09:1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5月18日晚10时,路上行人渐少。此时,在市区秦蜀路上,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已经设置好路障和警示牌,各种机器设备全部到位,所有人员各就各位,为即将展开的路坑缝补工作做最后的准备。

晚10时18分,在路灯的照射下,一台大功率铣刨机一马当先,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迅速驶向前面的大坑小坑。不远处,该公司副经理王永平冒着滚滚灰尘、阵阵尘埃,紧紧跟在铣刨机的后面。原来,铣刨机过后,路基裸露,王永平随身携带一把小锤子。一边招呼周围的工人用扫帚把路基扫干净,一边用锤子敲打路基,检测是否坚硬。

看着大小不一的路坑,在铣刨机的帮助下,路基显露,有的不到1平方米,有的达200多平方米。但无论多大平方米,王永平总是手持小锤,一点一点过,一遍一遍敲,一块一块检,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他说:“秦蜀路每天车流量很大,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有效增加道路使用寿命。尽管很累,但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不敢有一丝马虎,再苦再累也要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不光是铣刨路坑,还要满洒底层沥青,按坑的面积大小,填充沥青混凝土。

同时,在沥青高温下,展开人工摊铺。最后,由专用碾压机器,进行夯实碾压。无论哪一道工序,王永平始终如一,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最前面。尤其是在新旧沥青结合处,他是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在已平整的路面上,他拿着钢板尺,仔细测量。他说:“按规定,新路面一定要高出旧路面,所有高出值均要记录在案,以应对夜间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工地上,像王永平一样的工人师傅还有很多,在市区的各个路段,我市广大市政建设者们一门心思扎在工地上,挥洒汗水进行工作,看着平坦如初的路面,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感到美滋滋的。因为,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市民出行会更方便、更畅通、更安全。

记者 鲁剑 实习生 董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