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9:31: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3届毕业生已经陆续离校,就业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进入90后时代。初出茅庐的90后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如何选择未来道路时,不妨听一听“过来人”的建议和感悟,也许能从中找到“突围”的灵感。
毕业后,总有一群学生会面临“去哪儿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本来就在一线城市读大学的毕业生,留还是走,一直困扰着他们。今年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临汾籍毕业生刘阳(化名)至今都没作出决定。她告诉记者,自己很想留在北京,也参加过很多面试。“竞争太激烈了。”她说,好单位大家都争着进,不过失望者居多。初入社会的刘阳对未来有很多期许,不过毕业的现实选择却让她很纠结。“或许最终还是会回临汾。我打算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如果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漂在北京,实在不行,就回临汾。”对于90后在北上广的坚守,80后师兄师姐们显得非常理解,“年轻时谁还没有梦呢?”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晓娜(化名)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目前已在临汾参加工作6年。晓娜说:“我还是建议学弟学妹们回家乡发展。我也一直很关注今年的就业问题。从整体上看,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的确多于二、三线城市,但求职者也多,就会显得‘狼多肉少’,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刚刚毕业的崔博(化名)最近为了找工作的事有些气馁,“目标定得太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近他也在反省自己: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可结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采访中有很多像崔博这样的毕业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先就业再择业是很多80后的经验之谈。28岁的小成(化名)干过两份工作,2008年6月份毕业,11月份进入一家小公司做销售工作,试用期工资只有800元,第一份工作,小成共干了8个月。这对自信心超强的他打击非常大,不过转机也出现在第一份工作中,工作中认识的朋友为她牵线搭桥成功跳槽,现在他已经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管理层。小成想对正在找工作的90后们说:“端正心态,把毕业后第一年作为继续学习的一年,找到自己的定位。”记者景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