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夫妻档 坚持就会成功

2013-07-26 08:13: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人常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对夫妻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通过勤劳+经营头脑,在异地闯出了一片天地。

    一次探亲之行 一份“意外”收获

    “做诚实的人,做实在的事”,在杨德宝的会议室里挂着这样一副字画。
    1990年,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农村小伙杨德宝参军来到临汾,95年转业之时与自己的老乡崔常华喜结连理,在退伍后被安排到了临汾一家国有企业上班,谁也没想到,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竟然放弃了“铁饭碗”,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挑战生活的勇气,在异地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7月18日上午,在位于市区贡院东街步行南街的净水器店里,记者如约见到了私企老板杨德宝,而由于当天他们外地的新店面开张,妻子崔常华赶去剪彩了。
    据杨德宝介绍说,妻子崔常华小学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婚后,两人靠他一人的工资生活,很拮据,为了贴补家用,先后卖过衣服、帮人织过毛衣、卖过鞋、摆过地摊,可到手的钱却没有多少。
    2004年正月初九,夫妻俩回到了老家,遇到七十岁高龄、已患有四年脑硬化的叔叔,平日里总是拄个拐杖,可那次见到他,拐杖却不见了。原来,老人说自从子女买了净水机以后,随着水质的改善,身体比以前硬朗了很多……“需求就是市场,”也就是这一次回家,让夫妻俩萌生了再次创业的念头。当时,净水机在临汾市场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如果自己销售,市场前景一定不错……”杨德宝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夫妻俩也买了一台净水机,带到临汾。
    “机子买回来了,净水机一个端口需要接到下水道,可是租住的十来平米的家里别说下水道口了,水龙头也没有,这可怎么办?”杨德宝述说着当时的情况。后来,夫妻俩跟房东商议能否将净水机放到房东家里,水费、电费全由夫妻二人承担,净水机终于有了“安身之所”,夫妻俩兴奋地“静观其变”。
    十几天后的一个早上,房东的公公发现暖壶里的水垢不见了,这让他们喜出望外,夫妻二人分析着:既然水壶中的水垢被溶解掉了,这也证明了老家叔叔身体变好的原因,水行业一定会有市场。随即开始行动,在市区找合适的门面,两人用拼凑借来的三万元去北京订回了净水机,2004年3月份,店面正式开张了。

    一句“豁出去赔”  赚得“第一桶金”

    “也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开张三个月,一台都没有卖出去……”杨德宝满脸愁容地说。是自己的经营理念有问题,还是就根本没有找对售卖的方法、人群?这是那段时间里,夫妻二人讨论最多的话题。眼看着每天“坐吃山空”,转变营销策略成了当务之急。
    原来,刚开始订回来净水机的时候,崔常华见了熟人便会推销自己的净水机,但是屡屡遭到拒绝。后来丈夫提议挨家挨户跑小区,找陌生人购买机子——免费试用,好用再付款。“反正在店里放也是放着,不如让更多的人了解净水机,,咱就豁出去赔。”杨德宝说。“说干就干,但由于当时我还在上班,所以跑业务的活就全落在了妻子身上。”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崔常华一个人挨家挨户地跑,饼子、水,常常是她充饥的“快餐”,两三天下来,一个小区的住户就被她跑遍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夫妻俩成功地卖出了第一台净水机。“当时我俩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回忆起自己卖出净水机的情景时,杨德宝的那份喜悦之情仍然意犹未尽。
    由于在跑小区时,崔常华常常遇见顾客有需求便主动伸手,随着时间的累积,她的口碑也慢慢创建起来,两台、三台……卖出的净水机越来越多,事业终于步入正轨。

    一份坚定信念 成就私企老板

    转眼十年的时间里,夫妻二人的业务,已由起初的“二人团队”,扩展到5个连锁店,2007年,丈夫杨德宝毅然放下“铁饭碗”,正式加入了到了夫妻创业行列。
    也正是那一年,他们开始多种经营,接触了桶装水。2009年,他们注册成立了临汾市盛天泉水处理设备公司;2013年在太原注册成立了山西盛天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先后被授予“中国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放心消费品牌”等荣誉称号。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崔常华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杨德宝夫妻通过临汾电视台的一个新闻栏目,看到安泽、洪洞的两个孩子得了白血病,随即为他们先后捐款一万多元;玉树、舟曲地震后,他们便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捐款献爱心。同时,夫妻二人还经常为一些想创业却又没有经济实力的人提供帮助,开启他们的创业之路。
    从只有小学毕业的打工妹变身为私营企业的老板,崔常华有太多的感触。她说,每个人都有潮起潮落,得志时泰然处之,失落时不自暴自弃。
    从撂下铁饭碗的那一刻,杨德宝始终以“做诚实的人,做诚实的事”的信念约束自己。二人一致认为,做诚实的人,做诚实的事。
    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个人的人格魅力、企业的发展都要在诚信的基础上实现永恒!”记者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