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下班没,快到农场收你的菜来,过几天就迟了……”7月30日下午,刚一下班的王先生就接到了安泽县府城镇小黄村“QQ农场”管理员的电话。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这个“QQ农场”承包了一分地,种了西红柿和萝卜,这几天,西红柿已经成熟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跟随他赶往这个现实版“QQ农场”。
走进位于小黄村休闲农业观光园的“QQ农场”,记者眼前一亮——竹篱笆围着的农田被划分为若干“格子”,蔬菜个个长势喜人。4米多高的架子上,丝瓜蔓攀援而上,通道两侧摆放着供人小憩的木凳。在这里,“农场主”们可以认领土地,亲自播种、施肥、采摘,尽享田园生活乐趣。
不远处,多名“农场主”正提着篮子收菜。正带着女儿采摘的安泽市民王力士告诉记者:“有了这块地,不仅能吃到无公害蔬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了只有劳动才会有回报。”董玉军在安泽一所学校任教,他于今年4月在这里租了一分地,采取自主经营模式,种植了西葫芦、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农场主”雷军采取托管的经营模式,一分地一年交500元,平时由农场管理处派专人打理。记者看到,雷军10岁的女儿正在埋头拔草,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雷军告诉记者:“这个农场不仅让我们上班族收获了田园的乐趣,更让下一代人收获了劳动的乐趣。”正在农场里忙碌的小黄村村委会主任张高喜对记者说,他们建造这个真实版“QQ农场”的灵感来源于网络“QQ农场”。以前,村民种玉米一亩地收入600元,现在,村委会以一亩地800元的价格租赁回来,统一规划后,再以一分地300元或500元的价格向想要种菜的市民出租,32亩土地瞬间被抢租一空。这样一来,市民既可以在闲暇时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当地村集体和村民也开辟了增收门路。仅此一项,今年村集体便增收6万多元,而村民反过来再在农场打工,又多了一笔收入。
张高喜对记者说,农场的耕种分为自管型和托管型,自管型是指农场提供种子、种苗及辅助材料、工具,自己播种收获,这种模式一分地的年租赁费为300元;托管型是指农场收取一定的劳务费,负责提供种植、管理等服务项目,这种模式一分地的年租赁费为500元。
记者了解到,“QQ农场”只是小黄村休闲农业观光园的一部分,该观光园于今年2月15日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分为自由耕种园、休闲生态园、自由采摘园和大棚蔬菜园四部分,共分四期建成。府城镇党委书记牛福生告诉记者:“小黄村休闲农业观光园这项特色农业在全部运营后,不仅可以解决农村200余名剩余劳动力,而且每个劳动力每年可收入1.5——2万元。”
编者按 把游戏搬到现实,对经营者来说,仅仅是一次观念的转变,却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从网络农场走进现实菜园,对市民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一份健康、友谊、欢乐。播撒菜籽,收获希望。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人们,通过在农场中种植、照料农作物,更多了一分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的理解。种菜虽苦,但收获的幸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笔者真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像这些快乐的“农场主”一样,亲近自然、收获乐趣。(记者 杨琦 侯映坤)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