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57岁的他会到附近的建筑工地搬砖、和泥,做小工这个决定是在他儿子王波被确诊为“快速开展性肾功能衰竭”时做出的
王好勤 为儿子点燃希望
劈柴做饭
叮嘱吃药
整理病历
小康路 遭遇无情病魔
13年前,王好勤带着妻儿从古县岳阳镇来到临汾,靠在市区经营一家小饭店,维持全家生计。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学习刻苦,并在2009年考上了大学,儿子也在2010年完婚,凭着一手好厨艺,在社会上自食其力不成问题。
看着孩子们都朝各自的理想生活迈进,王好勤没有了思想负担,2012年年初,他决定将经营多年的饭店转手,然后和妻子回古县老家颐养天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此时,儿子王波被确诊为快速开展性肾功能衰竭。
“刚开始就是感觉有些头痛,吃了些药就好了。”王波的气色不是很好,曾经那段检查、治疗的经历对他而言,依然是一个噩梦,后来就频频感觉口渴,医院检查说是肺炎,也没有太当回事,简单地输了几天液。再后来症状并没有减轻,去医院治疗时,医生建议最好到北京301医院再检查一下。王好勤和儿子连夜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在北京,王波被确诊为快速开展性肾功能衰竭。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27岁王波的未来和希望吞噬,给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沉重一击。王波踏上了艰辛的透析之路,每周透析3次,每次费用1000元左右。
“亲戚朋友都已经借遍了。”王好勤说,为了筹措资金,他转让了生意不错的饭店,短短一年时间,不仅花光了之前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十几万元外债。他一次次往返古县和临汾之间,为孩子的治疗费奔波。每次回到古县,他心里都没底,已经不知道再去向谁开口借钱,能否借到,又能借到多少。即使这些钱在高额的治疗费前只是杯水车薪,但为了儿子能够早日康复,王好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一次次硬着头皮开口借钱。
救儿路 全家省吃俭用
王好勤现在租住的房子不算难找,水门街最东头右拐即到。记者来到他家时,他正在劈柴。“王波的病确诊后,得缩减一切开支,自然要租最便宜的房子。”站在院子中,王好勤心怀感恩,房东本打算高价出租房屋,听闻他家的遭遇后,便以每年2000元的低价租给他。
“煤气太贵,蜂窝煤也不便宜,还是烧柴比较划算。”王好勤平时外出时都会随手捡一些烂木板,回来劈砍后就能烧水做饭用。自从儿子病后,全家恨不得把牙缝里的钱都统统抠出来。
为了能够早日筹措到王波的治疗费用,上大学的女儿勤工俭学,在学校食堂洗盘子,在饭店当服务员,大学期间不仅没有向家里要过一次学费,还不定时给家里寄一些钱贴补。就连王好勤身患残疾的爱人,也去别人家做护工。如果不是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儿媳也要外出赚钱。即使这样,高额的治疗费用仍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012年下半年,饭店转让后的王好勤在市区支了一个饼子摊,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每天没日没夜地干,赚到的钱却十分有限。眼看着儿子的病情一天天加剧,他决定用自己的肾救儿子。
2013年年初,经过严格筛选,父子俩配型成功,这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可是将近20万元的手术费又让这个已经山穷水尽的家庭感到窒息。
在王波厚厚的一沓诊疗资料里,有两份《捐献者供肾切取手术知情同意书》,上面列举了多项手术风险,然而,王好勤依然坚定地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此后,王好勤毅然加入了建筑工人的行列,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工,每天搬砖、和泥。“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来钱快。”如今,他的手掌已经磨出了新茧子。与他共事的工友不明白,他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为了每天100多元钱的工钱来工地上遭这份罪。虽然他的年龄在工地上最大,但王好勤说:“挣这辛苦钱也得讲良心。”他不能让别人或是工头说自己的闲话,如果碰到下雨天工地不开工,他还得为孩子的救命钱四处奔波。
康复路 人间大爱相伴
眼前的王波被病魔折磨得毫无生气,但是看到记者的到来,他还是忙前跑后沏茶倒水。
“父亲养我这么多年,还没来得及报答,却要他为我付出这么多。”对于父亲捐肾救子的决定,王波一直反对,但父亲的强势一直让他无法拒绝。看到孩子将话题转向了自己,一旁的王好勤指着客厅的钟表提醒王波:该吃药了。”“除了透析费用,平时的各种药物费用也花费不少。”王好勤从床头柜中一股脑拿出很多药说,一个月透析费得1万多元,连带一些药物,每个月就得两万元,好在王波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销60%,但是这些报销的钱还没等在口袋捂热,又用到了下次透析中。
得知王波的病情和王好勤捐肾救子的事情后,古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官兵、同村乡亲等纷纷伸出援手,捐款金额达7万余元。
“总希望能够快些将自己的肾移植到儿子身上,却又害怕这一天来得太早,实在有点矛盾。”王好勤经常跟301医院的主治医师联系,对于即将到来的移植手术他充满期待,而之所以害怕这一天来得太早,主要是因为高额的手术费仍有10万元的缺口。
由于王好勤每天还要去建筑工地打工挣钱,每周一、四、六,王波都要自己骑着电动车去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透析,每当看到流动着的鲜红血液,他眼前浮现的是全家人四处奔波挣钱的场景,在感动的同时,也看到了源源不断流向自己身体的希望……
【采访手记】
肾脏移植、节衣缩食、踊跃捐款……这一个个看似小小的要素构成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也激发起了每个人心底不可触及的柔软。
王好勤执意选择用自己的肾去救自己的孩子,在57岁时义无反顾地来到建筑工地干起了小工,每天搬砖、和泥,让人在辛酸中感受到浓浓的大爱。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文/图 记者 卢凯)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