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悄然变成“生意圈”

2014-08-19 09:23: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90后的小赵几乎现在一睁眼就会刷看微信,看朋友动态,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发现一些朋友在微信上变成了商家,销售起了东西,大多数都是穿的和戴的,“几张图片,几句简单的介绍,觉得有适合自己的物品,可直接给朋友说,几天内货便送到,既方便也可靠,也省去了逛街的时间。当初不清楚的时候,以为是自己点错了软件,进入到了淘宝网。”开玩笑的小赵对记者说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了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聊天、刷朋友圈成了大多数年轻人每天的必须课,晒照片,心情、鲜事、趣闻等信息,完全成为了一种现场直播式的分享方式,也令一些精明的老板瞅准“熟人经济”这一块不可忽视的市场,借助微信等平台进行微营销,靠着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在以熟人为主的微信朋友圈中悄悄蔓延。

微信开店:朋友、生意两不误

80后潮妈刘女士在我市一家企业上班,在她的生活里几乎离不开微信,只要一有空儿就会拿起手机刷屏,也经常会在微信上填写着自己的心酸历程、幸福见证,而对于朋友圈里的“微店”,她当时不是很赞同,后来经朋友的介绍后,也慢慢地感兴趣了,还挺新奇,刘女士说:“我是通过我的大学同学‘牵线’,她在北京做汽车服务行业,闲暇之余兼职做高仿运动鞋代购,她发什么,我发什么,这样好的一点是没有库存,不需要压货之类的。利用这个平台可以赚一些外快,何乐而不为!”

朱女士也是利用微信,做起了手链代购生意。她告诉记者,自己工作不忙,闲暇时间很多,所以想做点小生意,赚点外快之类的,正好有个朋友在外地做手链生意,有很好的货源,也可以自己串手链,“起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朋友把手链的图片和文字发给我后,我再发到朋友圈,让我周围的朋友们帮忙转发一下,殊不知,没隔多长时间后,就收到了数多个点赞的,有问款式的、问价格的、问进货渠道的,还有的朋友直接就打电话过来问能不能多要几条。”朋友们的反应,让头脑精明的朱女士觉得真正找到了商机,和朋友商量后,决定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发一些手链的款式,另外自己再串些新颖的样子,碰到有感兴趣的朋友都耐心地解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朋友圈里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微店”,她们有自己的实体店铺,每次上新货时都会将图片发在朋友圈里,范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市区建设路从事实体店已有近3年时间了,销售各种女包、服装、配饰,“朋友看见后会帮忙转发,相互推广,老顾客也会关注,并询问新品价格等。”范女士表示,因为是熟人之间相互推荐,彼此信任,还可以利用微信上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也是她发展顾客的途径,“微信上开店后,生意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范女士说。

反对者声音:朋友圈变了“味儿”

市民张女士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购买了一次化妆品,由于该化妆品不适合自己的皮肤,脸部有些过敏,但当时购买时什么票据也没有,为了不伤朋友的面子,她也没有在朋友面前再提此事,但慢慢的还是让她与朋友之间产生了一层无形的隔膜,几年的友情变的很淡很淡,“朋友圈本是好友间分享生活状态与乐趣、联络感情的桥梁,但一提到钱,就会变味,真是朋友难当啊!”张女士感叹道。

“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却常常看到销售的信息,不仅浪费流量,也会影响人的心情。”提起来朋友圈里的代购,白先生满是怨言。在他看来,微信不是专业的销售平台,仅凭几张图片和几句描述就去购买,风险太大。“既看不到实物,又不能无忧退货,要是买到假货或不合适,该怎么办?若真因为某物品而惹得跟朋友翻脸,值不值?”白先生说道。

据了解,微信营销由于门槛低,微信上的商家不需要注册、审核,也不用缴纳保证金,同时没有销售记录,买卖双方的利益都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一定要谨慎,以免上当。购物时应尽量选择实体店铺,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