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已渐近尾声,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学生和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季采购“装备”,而众多商家也纷纷摩拳擦掌,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争抢“开学经济”这块大蛋糕。
学生热购“开学装备”
市区五一路百汇市场某文具用品销售专营店,入口的显眼位置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学生用品。“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有喜羊羊。”9岁的玲玲开学即将升入二年级,她已经在商店里精挑细选了半个多小时,文具盒、塑料书皮、练习本已经堆满了小小的采购篮。玲玲妈妈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一整套学习用品总共要花100多元,这个新书包是最贵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你瞧,挑好之后就背在身上不肯拿下来。”店主刘先生向记者介绍,从这个月中旬开始,中小学生的学习用品便进入了销售旺季,卖得最好的是书包、纸、笔等常用文具,“我们这的文具种类全、款式多,而且价格便宜。每年寒暑假都会卖出不少。”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们的开学装备则要更加“高端大气”。刚刚考入国内某知名高校的刘鹏为记者简单算了笔账,“智能手机3800元,笔记本电脑5300元,单反相机6600元,要是加上爸妈为我准备的衣服、箱包,差不多近两万吧。”“儿子的专业是计算机编程,电脑是必备品。再加上他平常喜欢旅游,也难免要用到相机。
所以干脆给孩子置办齐全,也算是对他这么多年努力学习的犒赏吧。不能让孩子在大学里受‘委屈’。”小刘的父亲向记者坦言。
商家迎来销售旺季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受“开学经济”的拉动,从8月上旬开始,除了一般性学习用品,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销售也进入旺季。据市区秦蜀路某电子商城一家品牌电脑专营店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他们店里的电脑销售量比平时增加约一至两成。“以前一天能卖出两三台,现在则是每天最少四五台。大学新生是其中的消费主力。”“现在的孩子很追求时尚,去年买的手机说是已经落伍了,非让我给她买个新的。”市区鼓楼东大街某手机卖场,正在给女儿购买手机的廖女士无奈地说,女儿已经念大学二年级了,每次开学总少不了要换电子产品,去年寒假新买了笔记本电脑,这学期开学又说要换手机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随着学生开学,各大商场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销量都比之前有所攀升,数码产品几乎出现在了每一位大学生的开学装备采购单上。为了争夺学生客源,商家们也绞尽脑汁纷纷打出了“促销牌”。在某数码相机销售店,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在购买相机时,如果出示大学录取通知书,价格可以在打折之后的基础上再便宜200元。4500元-6000元价位的相机比较受学生欢迎,现在每日的销售量比平日里多出了两三部。”
冷静应对“开学经济”
对于“开学经济”的火爆,相关教育专家呼吁社会、家长及学生都应冷静思考,“经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为孩子添置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无可厚非,但即便如此,还是要理性消费。”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教授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用高物质承诺来奖励和刺激孩子学习,这养坏了孩子的‘胃口’、助长了其虚荣心,学生认为用家里的钱是‘天经地义’,家长则尽一切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心理实际上并不健康。”采访中李教授向记者介绍,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在潜意识中存在虚荣、炫耀的成分,企业营销策略所营造的价值理念很容易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使之产生超前消费和炫耀消费的观念。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高消费的背后,可能是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孩子们开始追求名牌、时尚,学生相互之间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味地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记者邱睿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