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陌生人,老少爷们留点神;邻里乡亲互照看,防止小偷来流窜……”一连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汇聚在了一条条简单的短信里。这些信息来自哪儿?记者有些迫不及待,经多方打听,尧庙警队便民服务平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里,而发送这些信息的是尧庙派出所民警——马卉。
近日,记者采访到了忙碌工作中的马卉。聊天中得知,从办案民警、驻村民警转任行政内勤的马卉,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从2011年开始,他用手机飞信,自发为群众发送了上千条服务信息。在谈到创建飞信群的初衷时,马卉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帮群众服务,派出所建立了网上便民服务平台,而负责将网上便民平台管理好,也是马卉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马卉笑着说:在工作中,经常有很多上年纪的老人来办事,看到他们步履蹒跚,我常想,我奶奶也这个年纪。”于是,除了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外,还能为群众做点什么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因此,起初只是被用于单位下达通知、安排工作、内部通报的飞信,被细心的马卉发现了更“广阔”的用途,用它点对点进行服务,发送信息。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马卉便第一时间翻开自己的记录本,把一个个曾经找他办理相关业务的群众加为飞信好友,并将自己的飞信名称改为“尧庙警队便民服务平台”。从此,每天为大家发送日常提醒,生活百科、健康知识以及新增的“开心一刻”等信息成了他的又一重要工作。马卉说,一开始只是想给群众提供一些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到后来,为避免内容枯燥,又增加了一些生活百科。
渐渐地,知道马卉发贴心提示的群众越来越多,纷纷主动要求把他加为好友。“群众们上了心,我也要更用心。”马卉信心十足地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中,马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好比新闻要注重时效一样,在发送飞信时,也要注意它的时效性。“比如去年的雪灾和前段时间的大雨,好多地方塌方或者受灾了,我就第一时间给辖区企事业单位、村干部发了短信,提醒他们加强防范。随着国庆节的临近,马卉又在忙着搜寻一些安全防范、旅游出行方面的信息。
而为了把信息编得精确、流畅,马卉在寻找资料时都会精挑细选,每一条短信他都会反复斟酌,将每一篇内容修改成350个字符以内,并将信息分类整理。在浏览网页时也养成了随时将好的信息收藏起来的习惯。
前段时间,因修路,尧庙派出所搬迁到了其他地方,马卉便在第一时间将新迁地址在飞信上公布出来,并提醒大家,在施工期间注意出行安全;周末到了,他会挑选一些轻松的笑话发给大家,让大家在一周的忙碌后能够放松一下;周一到了,面对即将开始的繁忙工作,他会选择一些让大家调整心态的内容,使大家精神焕发。
有时,在外出训练没有电脑时,他还用手机流量查找素材,虽然有时产生了高额的流量费,但马卉认为很值。
如今,马卉的飞信好友直线蹿升,从刚开始的几十个人增加到现如今的五百多人,他依然坚持不懈。“我觉得做一两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一直做下去,我始终抱着服务无止境、贵在坚持的心态做这件事情。”马卉深有感触地说。两年半的时间他发送近千条飞信,用坚持和贴心为群众提供了最切实的帮助,也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指尖上的便民服务,传递的不仅仅是生活提醒,更传达了马卉作为基层民警对群众的那份热心和关心。(记者 赵文家 亢亚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