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经济”受关注 谨防保健品骗局

2013-10-13 20:19: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 李静)重阳节到了,老年群体最关心的莫过于“健康”。不少商家紧盯这一商机,利用义诊、免费体检、免费讲座、送礼品等方式推销保健品,使出温情、亲情服务等“绝杀技”,顺利“俘虏”老人,让老人不好意思不掏钱。

“一个月前,我们家附近来了一拨人,说是搞免费健康讲座,周边小区的老年人几乎都去听了。每天听完课后,对方还会送一些东西,有香皂、洗衣粉、鸡蛋、蔬菜等。”近日,家住五一东路凯泽苑小区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除了一些“小恩小惠”以外,对方还每天定时给老人们发放两颗白色药片,说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半个月后,对方突然与老人们告别,说要将这项“公益事业”推广到其他社区,就不能给老人免费送药了。这时,几名老人站出来“现身说法”,说是药有奇效,治好他们多年的顽疾,并主动掏钱购买了几个疗程。受到情绪的感染,不少老人都加入到了买药的行列,刘女士的父母也捧回了两三千元的药品。刘女士仔细查看药品后,却发现这些“灵丹妙药”竟是三无产品,她气愤地说:这些不良商家实在太狡猾了,先是送东西收买人心,接着给老人洗脑,再让老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万一把人吃出病怎么办?”“银发经济”正当时,瞄准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陷阱明显增多,家住解放东路电校小区的多位老人也不幸“中招”。住户小贾说起了父母的受骗经历:前段时间,有个小伙子在附近几个小区来回跑,看到有老人们需要帮忙就上去搭把手。混熟了以后,他就给老人们讲解一些营养知识和注意事项,还带老人们去免费体检。”随后,在小伙子的鼓吹下,一些老人购买了上千元的某品牌沙棘油,并且停用了手头的药品。“我父母买了三大盒,按照小伙子的要求,每天早晚各服两粒。但是,血压和血糖不降反升。”小贾疑惑不解地翻看说明书时,却发现沙棘油根本不具备以上功效,而且依照包装上注明的规格来服用的话,一次至少要喝掉半瓶。

重阳节前后,商家的各类促销招数一并袭来,温情攻略”更是让老人难以抵挡。对此,我市工商部门发布消费警示:面对保健商品消费,一定要警惕以下陷阱:利用赠送小礼品、免费试用、免费使用等促销手段,诱使老年人抹不开面子,花高价买低价普通保健品;在社区打折义诊的旗号,让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医,用违规操作的虚假检测结果,忽悠老人购买保健食品;或利用老人空虚寂寞、渴望亲情的心理,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让老人上当。而这些不良商家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老人出了问题也只能自认倒霉。”

工商部门提醒老年消费群体,老年人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如需进补,应在医生建议下,购买和服用保健食品。在选购时,一要找“批准文号”,二要看包装和说明上有没有对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的宣传或暗示,发现违反法规的产品应及时去有关部门投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