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职场态度各不相同

2013-10-22 08:13: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70后”“80后”“90后”……不知何时起,人们习惯以十年为界来区分不同年龄层段的群体,并贴上相应的标签。眨眼间,曾被贴上“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等标签的“90后”,如今也已走向社会、“抢滩”就业市场,开始与“70后”、“80后”们“抢饭碗”。

10月18日,我市秋季人才招聘会在市区三中体育馆举行。放眼望去,整个会场内大多是略显青涩的“90后”,同时也有少数“70后”与部分“80后”“混迹”其中。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不同年龄层段的人群,求职心态各不相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在这一方面有着各自的考虑。

“70后”:合适就行,只求稳定当日上午10时许,夹杂在众多年轻面孔中的郭先生显得有些扎眼。

1971年出生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他以前跑过大车,但随着年龄增长,加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性质,所以选择了辞职。

“我今天来看看有没有驾驶员、库管这样的岗位。”对于工作目标,他想了想说,“工作地点离家近点、工资别太低、每天能正常上下班就行。最好能稳定些,不用再到处找工作。”在一家投资公司招聘摊位前,郑 女士在应聘岗位上填写了“会计”。郑女士现年35岁,此前在我市一家食品公司做会计。她告诉记者:“原来工作的那个公司离家有点远,孩子今年上初中了,我就想着换个离家近的公司上班,方便照顾孩子。对于工作要求嘛,也没啥要求,合适就行。”“80后”:看重待遇和发展前景2009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80后”女孩孟轶,一直在我市一家培训机构工作。经过几年时间的工作,她觉得文化传媒行业更有发展前景,于是决定跳槽,找一份这方面的工作。

“在培训机构工作了几年还只是代课教师,根本看不到未来。”孟轶无奈地笑了笑说,“我在一家报业集团填了表,对方让我等电话,希望能被录用。我觉得,比起培训机构,我觉得这样的单位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利。”今年26岁的小许有着两年销售工作的经验,但不满于公司开出的2000元工资,他辞了那份工作。“工资不高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不利于个人成长。”他说,“这次要找的目标是工资能达到3000元左右,找个有前景的公司好让自己向管理层迈进。”“90后”:兴趣与薪酬同样重要在招聘会现场转了一圈后,24岁的小邓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工作真难找啊!太悲催了!”当记者问及其找工作的目标时,他说:“我想找一份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工作半年后月薪能达4000元。”2012年,从中北大学毕业后的小邓在太原找到一份总经理助理的工作,但工作了大半年后辞职,因为“工资太低,月薪才2600元”。对于他所说的“工作太难找”的原因,他这样回答:“要么是公司开的工资太低,要么是我对那工作不感兴趣。连兴趣都没有,怎么去开展工作?”22岁的张梦琦也发出同样的感慨。今年刚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的她告诉记者:“我想找一份助理或者文员的工作。工作不要枯燥乏味,月薪2000元左右,最好和我的专业对口。不过,即便找到工作也可 能只是过渡,因为我待在临汾的时间不会太长,还想去大城市闯一闯。”在会场二楼,记者又遇到了小邓。他告诉记者,已经有一家房地产公司通知他面试了,“而且,正是总经理助理的岗位”。

用人单位:新人”老手”各有偏好对于不同年龄层段的应聘者,我市一家保险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招聘的对象主要偏向于“70后”、“80后”,“因为这些人群大多有了一定的社会人脉和社会关系,而且也有工作经验,利于工作开展,能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效益。”这名工作人员补充说,“当然,如果一些刚毕业的‘90’后很优秀的话,我们也会聘用,但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去慢慢培养。”不过,也有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观点不同。我市一家汽车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招聘‘90后’会多一些,因为他们充满活力,给顾客一种阳光向上的感觉,适合这个行业的需求。”(记者 卞志强 实习生 刘静)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