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整天开着出租车穿梭于市区的大街小巷、迎来送往,油门刹车换着踩,两手不离方向盘,用辛劳和汗水赚钱养家糊口,他们就是出租车司机,而刘师傅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的哥”生活有苦也有乐。
9月14日下午,记者在市区科委巷坐了一辆出租车,在开往所要去的地方途中,记者从后视镜中看到刘师傅时不时捏捏脖子,近50岁的他,满脸皱纹,略显腼腆。在前行的路途中,记者展开了与刘师傅的对话……
“干你们这行辛苦吗?”记者问道。
“辛苦倒不觉得,别人是站着干活多了嫌累,我们是坐的太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选择这个行业,从早上接车一直到晚上,基本开车10余个小时,始终保持固定的姿势,整天方向盘不离手,有时甚至都想放弃这行,但一想到家人,再累也值得。”开车的刘师傅,虽显得有些疲惫,但话语间仍露着笑容。
他开出租车有5年了,永远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情景,“炎热的夏天,酷暑难耐,火热的阳光透过车窗烤的我胳膊疼、脸疼,胳膊甚至都有些过敏。当载上第一位乘客时,略显有些紧张。” “今天都这个时候了,都还没挣多少钱呢。”他说,“从早上接上车,直到记者坐上是第10位乘客,由于我的车是接别人的,还要给车主交一部分钱,真正归自己腰包的也就所剩无几了。”分分钟都不敢耽搁的他,“早饭一般一个饼子,有时甚至是边吃边开,午饭吃的比较晚,都是等到饿得受不了了,才匆匆吃碗面,继续前行。”基本上刘师傅一天的车轮都不会停下来,吃顿饭也是有一顿儿没一顿儿的,有时工作忙了,甚至一天就吃一顿饭,长期不按时吃饭,让刘师傅早已留下胃痛的毛病……
“每天重复的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家人有意见吗?”记者问刘师傅,他告诉记者,即便是有意见,也会慢慢理解的。刘师傅和爱人都是周边村子的,现在市区租的地下室。为了能给家人很好的生活,刘师傅曾经也干过别的工作,跑三轮车、打饼子等,因为某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当出租车司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2个孩子,老大17岁,小的才刚刚2岁,负担过重的他,“生活的一切,全都需要开支,妻子在家照顾2岁的孩子,老大正在上大学一年级,每年的学费都攒不够,有时还得问亲戚借,年迈的父亲身体又不好,需要长时间吃药来维持。虽然这样开销很多,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心里很踏实。”对于刘师傅来说,赚钱不仅仅是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家人,“干这行这么多年了,几乎没有假期,包括过年,只有大年三十晚上才能和家人一起吃上热腾腾的饺子,正月初一都在大街上跑车。”他的一句话道出了出租车司机的心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经常会腰酸疼痛,颈椎难受,肩周炎老犯。”长年的工作性质,让刘师傅已经变成一个“伤病累累”的司机了。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