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记者来到大西高铁临汾西站,仍在紧张建设中的景观大道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辅路外侧的人行道上、接近完工的站前环路路面上,挖土机、压路机等重型机械正在连续作业;平整土地、整砌树坑、浇灌草坪、修建公厕……各个施工地点,来自山东、河南及附近村庄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紧张施工。
“必须按图纸实际要求进行施工,不然按规范验收时通不过,还得返工,既耽误工期又浪费人力、物力,马虎不得!”安宇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解俊生正手拿设计图纸同负责施工的工人们碰头。
“中央绿化带8米宽,双向主干道30米宽,主干道两侧有两条各27米宽的绿化带,再往外就是2条各11米宽的辅道及辅道两侧4条各4米宽的人行道,你算算加起来是不是130米?”一边指点一边介绍,解俊生将130米宽的景观大道南北规划逐一指给记者看。捏在手里的厚厚一沓设计图纸已经被他翻得皱巴巴的,翻开图纸,不时会有他用红笔标注的对勾或问号。“不熟悉图纸,要求工人按图纸施工就是一句空话。”家住忻州的解俊生自今年4月初进场监理以来,已连续3个多月没回过家了。每天清晨不到7点,他的身影就出现在景观大道开始动工的各个施工地点,检查路侧石是否整齐划一、水泥与沙的比例是否合适、雨水口位置是否贴近车道立沿石布置……全长近2公里的景观大道他一天要走数个来回。
用抹子把沙子压实、抹平,再浇上水泥砂浆,将一块方形板砖轻轻压在上面,再用皮锤从正面及侧面轻敲板砖,使板砖与砖下的沙基紧密贴合……夕阳已渐西落,景观大道北侧处于收尾阶段的人行道上,来自山东日照的刘师傅和牟师傅正搭班子整砌树坑。
“看着简单吧?门道不少呢。用沙子不用土是因为沙子和水泥砂浆混合后能紧密结合,这样地面才牢固。”“这块方砖也不是普通的砖,叫火烧板,特点是防滑,光滑的那一面向下,露在地面上的那一面摸上去疙疙瘩瘩的,踩上去就不容易摔跤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向记者介绍着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一边还不耽误手里的活儿,一会儿工夫已完成了3个树坑、路灯支架坑的整砌工作。
景观大道北侧绿化带内,4名工人正在清理污水井,记者走上前看时,3米多深的井内已基本见底,井沿边堆满了从井内挖出的淤泥,井下的工人仍在将井底的淤泥装进桶内、吊出井口。“交叉施工常常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许多污水井和雨水井内都渗进了大量泥土,这口井的井盖打开后,淤泥已经堵到接近井口的位置了。”井口外,来自山东兴业集团的工人高师傅对记者说,“景观大道绿化带内的200多口雨水、污水井都要开盖检查,全部清理完后要把井口与周边的草坪修整齐平,井口不能被草坪覆盖,必须外露。”作为连接市区和高铁站的枢纽工程,全长1972米、设计宽度130米的景观大道主干道已于7月1日顺利竣工通车。据景观大道项目负责人贾天良介绍,截至目前,站前广场及临时停车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站前高架立交匝道工程及景观大道主道所有管线工程也已全部完成。站前环路、景观大道南北两侧辅道、辅道两侧的人行道铺装工程及包括路灯工程和绿化工程在内的其他配套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10月下旬结束。
记者段碧蓉 实习生安月琦
责任编辑:付基恒